
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等了两年,763天。
这部每集都能单拉出来拍部电影的神作,
终于回归了!
单集片长不到30分钟,每一季也不过六集,却始终维持在季季9分+的水平。
一集一个小故事。
有惊悚、有荒诞,大量的黑色幽默和恶搞,反转铺垫超多。
每次看完,你都会有二刷三刷找细节的冲动。
想重温,随便从哪一集切入也都完全ok。
因为国内引进,所以上线第一时间十点君就去看了。
引进是件好事,没谁想白嫖。
可...........台词阉割这也太......
要知道,这剧的精彩,就是一句"埋"一句的台词细节,
以及惊喜反转后,想想剧情,一拍大腿,喊“原来tm是这种意思!”的畅快。
猜不到三个字,是奠基石。
比如五季第一集,《裁判是个傻逼》。
啥裁判?足球裁判。
英国大型足球赛,联邦队和流浪者对决。
一队需要晋级决赛;一队需要保住自己不被退赛。
胜利太重要,豁出命都得赢。
所以有人就开始 ——
收买裁判。
赛场上,一个离出界足足半米远的,联合队的进球,被判无效。
小空间更衣室内,4个裁判、1个联合队球员争吵不休。
憋不住火气的球员,忍不住打了副裁判,最后被判红牌下场。
临走前,发出爆炸性宣言 ——
一句话,主裁判马丁和联合队球员的恋情直接曝光。
其他人呢?
有人即将退休,有人等着进"奥组委",有的等着替补成为正式裁判。
不管谁干的,这丑闻都只能瞒下来。
最后和主裁判达成一致意见 ——
为了公正,人工干预。给联合队开后门,把分数吃回来,
这种骚操作,球迷们怎么可能接受?
裁判胡乱判分,球场直接爆炸。足球赛变成了粉丝互殴赛。
双方球队不仅没赢,还被扣了积分。最终联合队失去了晋级的机会。
同样惨的,还有失去了爱人和名声的主裁判马丁。
一个即将退休的人,为了裁判们的前途,在最后一刻被冠以污名。
同事们不敢怪他。
可马丁真的这么尽责吗?
尘埃落定后,他脱下浴袍。
后背刻印的是 ——
城市队死忠粉。
广播里说着:城市队直接晋级决赛(他们的对手联合队被扣分没能晋级),获得1.5亿英镑。
金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足球故,两者皆可抛。
这种恐怖如斯的死忠粉情节看不懂?
想想疯魔了的饭圈文化,其实我们也有。
再一回想,标题《裁判是个傻逼》,英文字幕 the referss's a w***er。
wanker(傻逼)?
怕不是winner,最终赢家。
反转的精彩,不止在于观看第一遍时的震撼力,
更在于分秒不浪费的精心设计。
是那种二刷三刷,越去解析就越推翻前一刻想法的,细思极恐。
第三季,《摇啊摇》(一只鞋子)。
男主戴维是个全职奶爸,在家带女儿。
喜欢干净整洁,有一定的“主夫焦虑强迫症”。
女强人妻子露易丝,从没有想过跟他有情感上的支持和交流。
有一天,他晨跑,捡到了一只鞋。
这鞋是谁的?
为了找鞋主人,戴维不仅给鞋子建了网站,缠着警察看监控录像,还想给鞋子刷热门引起全球讨论。
看不下去的露易丝请朋友泰德,演了一场戏。
假装失主,认领鞋子。
没想到,戴维却意外得知了真相。
夫妻两人爆发了争吵。
其实,鞋子一直都不是问题。
他们俩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养育一对双胞胎。
可双胞胎哥哥却意外死亡。
露易丝悲痛后为了女儿重新生活,戴维却怎么都走不出来。
因为对儿子的愧疚和伤心,某一天他把承载孩子回忆的鞋子丢掉,也忘记了这件事。
直到他又意外把鞋子带回了家,发生了杀人悲剧。
戴维:“我去见泰德了。”
“他不愿意给我鞋,说我有病......不可理喻”
戴维真的杀了泰德?
你如果再细心点,也许就会窥见另外一个结局 ——
一是,妻子提到女儿时,戴维躲闪的眼神:
“现在一半不在了。”
二是,警笛声响,他站在窗前,手里虚空抱着宝宝摇啊摇,
身后的妻子,眼神震惊且绝望。
最后是,与朋友交谈时,戴维认为“一双鞋就应该永不分离”的言论。
你分析到了啥?
被杀的也许不是泰德,而是双胞胎的另一个。
吓到没?
这是9号秘事的惯常手法。
用精彩的对手戏吊着你,直到懵逼看完结局。
想消化分析时却发现,每一种猜测都合情合理到让人脊背发凉。
比如《圣诞恶魔》。
恐怖片标准开头。
一家人在暴风雪夜晚入宿旅馆,结果遭遇不明生物的袭击。
镜头一转,原来是剧组在拍摄恐怖电影。
屏幕外,是两个人对着这部电影讨论。
哪里拍得好,哪里拍不好。
哪里穿帮了,哪里又设计得巧妙。
你知道会有反转。
果然,第一层,电影的反转。
女主人装神弄鬼,是为了让情夫杀死丈夫,获得遗产。
事成后,独自在房间等待跟情夫庆祝的女主人,却遭遇了真鬼神。
第二层,现实的反转。
拍戏结束,男演员退场。
女演员身下被铺上了一层塑料布。
戴着头套的演员入场,画面戛然而止。
看过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吗?
为了追求艺术逼真,电影结尾的性侵,近乎假戏真做。
(导演在未取得女主角同意之下拍摄。)
《圣诞恶魔》导演丹尼斯,会是为了追求极真,而颠覆道德的导演吗?
那可不一定,细节就藏在片子里。
你问我,最后的结尾,为什么要在床上铺上一层铺塑料布?
听说这样做,床就不容易被血污染。
鸡皮疙瘩起立。
是不是又被吓到了?
即使知道有反转,还是会被震撼。
但它又能在你习以为常时,给你惊喜。
比如第一季的前五集,最后都会来个大逆转,可到了第六集,故事戛然而止。
没有反转恰恰是最大的反转。
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我就是在耍你。
意外,不止是故事,还有播放方式。
作为一个9号迷,每次打开,都不知道自己会遭遇什么样的新奇体验。
可能会突然发现,某一集只有画面没有声音。
为了躲避主人全程静音的小偷《静夜》
或者某一集你的手机/电脑屏幕,变成了监视器。
所有人的所有动作你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却依然没能猜到谜底。
直接用监视器呈现画面的《接线员》
更甚的,2018年圣诞夜。
《9号秘事》在bbc上开启了现场直播,让你亲临舞台剧第一现场。
可是呢?
耳机突然没声,画面突然消失。当晚直播间,频繁出现故障。
节目组不停地跟观众道歉。
时好时坏的画面切回化妆室时,
还意外直播了两个主演,后台讨论剧本,甚至对骂的过程。(演员ooc人设崩塌现场)
主演的推特上,收到了上百条询问怎么回事的留言。
顶不住直播大型录制事故的压力,bbc只好将直播换成了第一季作品的录播。
但受到惊吓粉丝,发现事情还没完。
画面时不时从《9号秘事》跳转到别的灵异节目,甚至直接播放了后台主演被杀的现场。
那一晚,全国上下一起见证了一场大型灵异直播。
这就好比,央视小品直播一直出现大型事故。为了安抚民众情绪,决定放以前的小品录像。
结果,录像也出了问题。
直接吓傻。
这个提示,看直播的观众可没有。
大胆到有点神经质,还敢耍粉丝。
《9号秘事》之所以这么多骚操作,不得不说说它们的编剧 ——
里斯·谢尔史密斯和史蒂夫·佩姆伯顿。
爱称,二册和胖胖。
两个好基友,某天突发奇想,拍摄了六集风格迥异、主题不同的荒诞黑色喜剧。
你应该发现了,他们俩同时也是主演 ——
演技强到,天天盯着看的粉丝,也常常眼盲认不出人。
这俩“神经病”,写出来演出来的所有故事,从不依靠大场面。
一个房间,一个衣柜,甚至一个镜头,就能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和惊喜。
不知道下一集,会是什么主题、什么故事呢?
我太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