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世界上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正反两面性,有人说曾国藩是真正的实干家,不搞虚的,从实际的方面增强国家的实力。也有人说曾国潘,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续命,实在是汉族人的耻辱。曾国潘这个人有这么多面,那么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正的他呢?众说纷纭,曾国藩还是功大于过的。至少他被称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足以见证他的功绩。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本连环画分三部发行,第一部《血祭》共10集;第二部《野焚》共10集;第二部《黑雨》共10集,谨请欣赏。
●第一部:血祭——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第二部:野焚——含雄奇于淡远之中
●第三部:黑雨——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571.回到文庙,赵烈文向曾国藩报告了侦查经过,曾国藩立刻命令他带人去把“瓦刀脸”等三人抓来。
572.半夜里,三个青皮全被抓来。灯火通明的明伦堂上,曾国藩亲自审讯。“二杆子”果然认得五个人中的田老二;通过田老二,又将小混混等另外四个人也抓到了。连同别处举报的,一共抓了三十来人。
573.曾国藩决定将供认不讳的徐汉龙、田老二等八人斩首;礼葬丰大业,重建教堂。为防意外,又请调李鸿章带兵来直隶,将驻防直隶的铭军移驻张秋。他亲自起草奏折报告这个处理方案。
574.奏折很快就转回来了,朝廷同意其他各项,只是觉得洋人死了二十来个,只杀八名凶手恐洋人不服。面对上逾,曾国藩感到十分为难:总不能把抓来的三十多人都杀了抵命吧!
575.没过两天,崇厚将一份英法两国的照会送给曾国藩。照会重申杀地方官偿命等四项要求,条件苛刻,语气强硬,尤其是结尾一段,已是毫无遮掩的威胁恫吓了。
576.曾国藩感到自己的人格、国家的尊严、皇上太后的尊严都受到了侮辱。他忿然作色,把照会往地上一丢,说:“这个照会断然不能接受。你转告罗淑亚、威妥玛,过两天本大学士将正式函复。”
577.崇厚看到曾国藩突然强硬起来,大感意外,忙一面奉承曾国藩,一面不动声色地炫耀法国人和英国人的炮舰如何厉害,俄国、美国、比利时也支持他们等等,使曾国藩慢慢又闭上眼睛,重新坐回椅子上去。
578.崇厚又婉言规劝:“老中堂是宁折不弯的大英雄。但现在身系社稷安危,系中国百姓安危,系皇上太后安危。为了国家百姓和皇上皇太后,老中堂就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一次吧。”崇厚说到后来,声音哽咽,几乎要掉下泪来。
579.曾国藩心中乱极了。他躺在椅子上,闭着双眼,挥挥手,有气无力地说:“你走吧,让我再好好想一想。
580.崇厚走了。曾国藩照例点起一炷香,开始冷静地思考。他已无力像早年那样盘腿坐在床上了,只能躺在躺椅上,在袅袅香烟中使自己渐渐归于宁静。
581.他知道,清议代表民意。如果他曾国藩此时站在天津,振臂一呼,天下人会称赞他为爱国英雄。但是历次与外国人开仗,吃亏的总是中国人,林则徐后来不是弄得革职充军么?何况现在的太后皇上已远非当年的道光皇帝可比了。
582.那么就只剩下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一条路了。他仿佛看到自已受千夫所指,万民唾骂的情景,禁不住浑身颤抖,出了一身冷汗。
583.正待重整思路,赵烈文心急火燎地进来报告:“大沽口水师总兵急报,法国人开来六艘炮舰,全部荷枪实弹。”
584.曾国藩一挺身坐了起来,命赵烈文立即写信,令大洁口总兵作好应战准备,急调铭军入津,心里却一遍遍告诫自己:“兵端决不能自我而开!”
585.他又叫人请来崇厚,请他回复罗淑亚:除了官员抵命一节外,其他条件完全接受。崇厚劝他连这一条也要接受,他坚定地说:“这一条关系我大清帝国尊严,我宁愿落个林则徐的下场也在所不惜!”
586.崇厚提出,那就折中,将周、陈等地方官吏交部严议,其实也只是做做样子,暂时为国家委屈一下。曾国藩想了想,终于答应了。
587.不久,新上任的天津知府马绳武又来献计:将狱中待决的死刑犯用银子买通,作为杀洋人的凶手正法,满足朝廷和洋人的要求。
588.曾国藩一听大喜,这样既可向朝廷交代,又可堵洋人之口,自已的良心也免受谴责。当即上奏:正法的凶手已增加七名,若嫌少,可由总理衙门探询法国公使态度,报来数字,依约办理。
589.这时,法国被普鲁士打败,津案只要再僵持一段,事情将起大变化。罗淑亚正在着急,崇厚赶来,提出了折中方案:除了另外几条外,周家勋等地方官以失职罪交部严议。罗淑亚等满口应承,匆匆赶回北京去了。
590.曾国藩决定将天津地方官交刑部严议及与洋人定下抵命人数的奏折传出去后,北京、天津乃至全国各通都大邑一片哗然,人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都骂曾国藩是卖国贼。
591.国子监的一批热血青年,跑到虎坊桥长郡会馆,用刀刮去楹柱上曾国藩亲撰的著名联语:“同科十进士,庆榜三名元”。
592.还不解气,又跑到教子胡同湖南会馆,将曾国藩手书的蓝地金字大區取下来,脚跺石砸,弄得粉碎,方才悻悻而去。
593.左宗棠、王闿运等人都写信来谴责他。一日数封,来自全国各地,每封信都如一支利箭,射向曾国藩衰竭的心脏。他后悔莫及,只有默默祷告,祈求太后皇上宽容周家勋等几个地方官,使自己的良心稍得安慰。
594.谁知几天后上谕下达:速将天津地方官押送刑部,又对“订定人数,如数执行”的提法予以驳斥。曾国藩有苦说不出,真的到了上下指责、左右为难的地步。
595,他终于病倒了,在马绳武、赵烈文等人的守护下,他终日昏睡,口里不停地说着八个字:“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他知自己已不久于人世,只求速死。
596.这天他醒过来,对身旁的赵烈文说,他要拿出一笔钱来补偿周家勋等地方官。他一贯在钱财上看得淡,做了几十年官也只留了近两万两银子的养老金。他将必需的开支除去,决定拿出七千两来。
597.赵烈文一听,大受感到,立刻赶回保定,从督署幕僚们那里凑齐了一万三千两银子,连同那七千两,分给了所有津案受牵连的人,徐汉龙、刘矮子等人每人都得了五百两。曾国藩觉得这样心里才算稍微好过一些。
598.这天上午,周家勋等就要上路了。曾国藩带着马绳武、赵烈文等人,在京津古道上的接官亭摆了一桌酒席,为三人送行。
599.曾国藩将三位摘去顶戴的犯官请到上座,恭恭敬敬地给他们敬了三杯酒,然后痛心疾首地说了自己处理津案的教训和悔恨;又说只有兴洋务,图自强,才能不再受洋人欺侮。他希望三人将来起复以后,一定要注重洋务。
600.接着他诚恳地向三人致歉,表示自己惭愧清议,负疚神明,说只要自己不死,两年后一定保他们官复原职。当赵烈文把曾国藩等人所赠银票交给他们时,周家勋等人再也忍不住了,一齐跪在曾国藩面前,磕头致谢。
601.走出接官亭,曾国藩等人都惊呆了:京津古道两旁,跪满了成百上千的百姓,面前小几上,有的点着线香红烛,有的摆着鸡蛋水果;三把硕大的杏黄万民伞尤其眩人眼目。
602.三位持伞的民众代表走过来,双手将万民伞献给了周家勋等三人;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把手中的熟鸡、鸡蛋、煎饼送了过来。周家勋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着说:“谢谢父老乡亲!谢谢父老乡亲!”
603.一个小青年跑过来,把一张讥讽的传单送给倚在门边的曾国藩。早已为这一幕罕见的送行图刺激得心血奔涌的曾国藩,一看传单,只觉眼前一黑,瘫倒在门槛上,哀伤地说:“萃九州之铁,不能铸此一错”。
604.崇厚怕曾国藩反悔,上折说曾国藩旧病复发,病势沉重,请增派大员来津。西太后立即派了丁日昌来津。不久,崇厚就奉命出使法国了。
605,丁日昌原任江苏巡抚,以办洋务出名,为李鸿章所器重。一到天津,便大张旗鼓修教堂,安抚洋人。老百姓骂他,他置之不理,还说:“做官的没有不被骂的。他骂他的,我干我的。”
606.他又请了两个洋医生给曾国藩看病,劝他安心养病,天塌下来都不要管,一切事有他顶着。曾国藩本不喜欢为官不廉的丁日昌,现在一下为他的敢作敢当所慑服,不知不觉自己也不再自怨自艾,过分自责,身体也惭惭好了起来。
607.正在这时,江宁城发生了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的特大案件,一时间朝野震动,舆论沸腾。京报上以特大号字体登载了这条消息。
608.慈禧命曾国藩重回江宁任两江总督,查办马案。直隶总督由李鸿章接任。随同上谕送到天津的是一包近日的京报。
609.曾国藩惴惴不安地翻阅着这一包京报,上面只有代理两江总督的江宁将军魁玉奏报的简单情况,曾国藩不禁陷入沉思。
610.赵烈文听到消息,来提醒曾国藩:总督遇刺,何等样的一件大事,朝廷反应并不强烈,虽然派了刑部尚书郑敦谨去查办,也才动身几天。看来此事只怕有些蹊跷。
611.两人商量,先上个折子,请求陛见,听听两宫太后对此事的看法再说。请求很快被批准了,曾国藩将天津的事和直隶总督的印信移交给李鸿章后,便启程进京。
612.两宫太后和皇上在养心殿接见了曾国藩两次,出乎他意料的是,两次接见都是西太后一个人说话,总共也不过十来句。他最关心的马案,西太后只说了两句:“马新贻这事岂不甚奇?”“马新贻办事很好。”重点是要他好好练兵。
613.这时正值曾国藩六十大寿,在京中热闹了一番后,生日这天他便离京南下了。坐在船中,他反复捉摸朝廷的意思。朝廷对马新贻看法尚好但又没有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的打算,心中存了老大一个疑团。
614.他把赵烈文、薛福成、吴汝纶叫来,说了心中的疑窦,倒激起了这三个人的好奇心:非把此事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说不定这背后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
615.曾国藩想了想,便写了一封密信,派急足送给正在江宁附近整顿水师的彭玉麟,请他先行秘密查访。
616.不久,曾国藩到了江宁,总督衙门尚在重建,他暂时借住在盐道衙门。他谢绝了一起又一起的应酬拜访,只与江宁将军魁玉、藩司梅启照和漕运总督张之万等见了一面,问了问情况。
617.晚上,彭玉麟来访。两人相见,都觉得对方老了不少,说起一些故人的情况,禁不住都有些伤感。停了一会儿,彭玉麟喝了口茶,便说起马案的情况。
618.马新贻字谷山,山东人,进士出身。长得英俊匀称,一表人材,为人又精明强干。官场上一直十分得意,五十岁不到就做了两江总督,令曾国藩都有些吃惊。
619.七月二十六日,江宁绿营头目大考,马新贻决定亲自赴校场检阅,以鼓舞士气。这件事月初就由中军副将喻吉三通知了大家。应考者都想在总督心目中留个好印象,早就开始准备。
620.这天一早,江宁校场就热闹起来,大大小小的头目跨着骏马,穿着紧身战甲,鱼贯而入。校场栅栏外面,围满了越来越多看热闹的百姓。
621.卯正时分,马新贻在喻吉三等人簇拥下来到校场。他身穿一品锦鸡蟒袍,头戴起花红珊瑚顶帽,脚踏雪底乌缎朝靴,神色庄严地走上检阅台。
622.一声号炮响过,考核正式开始,弓、刀、石、马四大项,依次举行。随着应考者精彩的表演,围观群众的反应也越来越热烈,掌声叫好声一阵盖过一阵。
623.最引人注目的是骑马射箭,被考核者要骑在飞驰的马上,用箭射中三十丈外的“布侯”。一个个应考者飞马射箭,有射中的也有没射中的,不时激起场外围观群众一阵又一阵的叫喊声。
624.未正时刻,表演终于结束了。马新贻为各个科目的前三名共十二人戴上大红花,然后又讲了一番激励的话。
625.考核结束,总督大人就要从箭道走回督署后门了。机会难得,为了一睹总督风采,拥挤的观众把栅栏挤开了一道十来丈宽的口子,数百名群众拥进校场,许多胆大的急忙向总督将要经过的箭道跑去。
626.马新贻正要走下检阅台,喻吉三忙弯腰劝他等卫兵驱散了箭道两边的群众再走。
627.马新贻笑笑,说:“百姓不就是想见见我吗?让他们见见何妨!”说着志得意满地整整衣冠,大步走下检阅台。
628.喻吉三和几个贴身侍卫,紧随马新贻左右,大摇大摆地走上箭道。马新贻昂首挺胸,神采奕奕,头上的红顶、顶上的朝珠和身上的官服,在阳光下闪烁着五色光毫,引起围观百姓的艳羡赞叹。马新贻听了更觉洋洋自得。
629.突然,一个年轻的武弁从人群中冲出来,高喊一声“表舅”,跪在马新贻跟前,哭喊道:“表舅,我确实欠了别人很多银子,你再帮我一次吧,我求求你!”
630.原来这人叫王成镇,是马新贻堂姐的儿子,在军中当个把总,嗜赌成性。前向以母亲病重,从马新贻处骗去十两银子,不久又输光了。马新贻一见他,气不打一处来,骂一声“混帐东西”,抬脚便踢。
?
631.这时,又从人群中冲出一个壮实汉子,高喊着“冤枉”,跑到马新贻面前,弯腰打千。
632.马新贻一愣,刚问一声:“你是谁?那人趋前一步,从腰中拿出一把雪亮的腰刀,用尽全力,刺进马新贻右肋之下。马新贻惨叫一声倒了下去,血如泉水般喷涌而出。
633.群众顿时大乱。喻吉三和贴身侍卫忙跑过来。那刺客并不逃跑,反而仰天大笑:“苍天有眼,老子大事已成,你们来抓吧!我随你们走!”
634.刺客和王成镇都被绑了。那刺客又笑道:“你们放了他吧,没他的事,老子一人做事一人当。”喻吉三全不理睬,命人将他们一起押进总督衙门。
635.人事不省的马新贻被抬进卧室,第二天一早就死了。
636.江宁藩司梅启照闻讯,急忙带了江宁知府和江宁、上元两县县令赶到总督衙门,匆匆升堂审案。
637.五花大绑的刺客跪在大堂上,全无半点惧色。除了说出自己叫张文祥,是河南汝阳人外,东拉西扯,再无一句实话,急得会审官员面面相觑。
638.不一会儿,江宁将军匆匆赶来,说事出突然,情况复杂,一时怕审理不清,反生意外,遂决定先将张文祥关押起来再说。
639.当天晚上,马新贻的姨太太就悬梁自尽了,不久,王成镇又疯了。事情越加复杂起来。
640.听完彭玉麟的介绍,曾国藩觉得情况确实复杂,就把赵烈文等叫来,让他们扮作寻常百姓,到江宁城中去打听情况,三天后回来报告。
641.三天后,赵烈文等回到督署,向曾国藩报告侦查结果人一个说法,离奇而又曲折。
642.赵烈文介绍的是最流行的说法:咸丰五年,马新贻受安徽巡抚福济之命,在庐州办团练,与捻军作战大败,被捻军活捉。
643.这支捻军的头目就是张文样和他的拜把兄弟曹二虎、石锦标。曹二虎善相术,他告诉二位兄弟,马新贻骨相面相俱佳,日后有一品大员之望。现在捻军内部四分五裂,不如投靠这姓马的改换门庭。
644.张文祥兄弟给马新贻松了绑,且设宴款待。马新贻看出他们的心思,趁势劝他们归顺朝廷。
645,张文祥说:“归顺可以,但你得当着咱们兄弟的面起个誓,以后可不能亏待咱们。”
646.恰好有一条狗在桌下啃骨头,马新贻从张文祥腰间抽出短刀,朝狗猛刺一刀,说:“我马某今后如果做出对不住三位的事,你们可以把我像这条狗一样戳死!”
647.第二天,张文祥兄弟三人带着队伍,跟着马新贻归顺了朝廷。马新贻在福济面前大吹他如何劝降。福济大加赞赏,把这支捻军改为练勇,号称山字营,归马新贻指挥。张文祥做了营官,曹、石二人做了哨官。
648.马新贻靠着山字营屡立战功,到了同治四年,就升为安徽布政使了。山字营裁撒后,石锦标回家当了财主,张、曹二人留在马新贻身边。马待他们亲如兄弟。
649.不久,曹二虎将妻子郑氏接来安庆,马新贻在藩司衙门设宴款待。席间,马新贻一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郑氏,眼睛都直了,顿起歹心。
650.以后,马新贻常常支使二虎到外地办事,将郑氏接进府中。郑氏见马高官厚禄,又是一表人材,便也心甘情愿,只要二虎外出,便来藩署鬼混。
651.这一切都被张文祥看在眼里,他十分气愤,悄悄地告诉了二虎。
652.二虎怒气冲天,回到家中便质问郑氏。郑氏早有准备,大哭大闹,矢口否认,弄得二虎分不清真假,倒对张文样的话怀疑起来。
653.马新贻听说以后,很坦然地同二虎说:“你我情同手足,千万不要听别人挑拨。你外出时,弟妹在家寂寞,间或来署中与娘儿们叙叙话,有什么不可!千万不要乱想。”
654.不久,马新贻派二虎赴寿春镇领取军火。寿春离安庆六七百里。张文祥怕途中发生意外,要陪二虎一同前往。二虎感激文祥好意,欣然应允。
655.到达寿春的第二天,二虎去寿春总兵衙门办事,一进门便被抓了起来,说二虎贼性不改,暗通捻匪,奉马藩台之命,军法从事,当天就把他绑到市曹砍了头。
656.张文祥闻讯赶来时,二虎已死。他埋了二虎,并在坟头起誓,一定要为二虎报仇。
657.张文祥从此隐居深山,苦练硬功,用牛皮蒙了一个靶子,执刀刺靶,到后来练得一刀可贯穿五层牛皮,然后出山寻仇。
658.吴汝纶讲的是另一个更不可思议的传闻。他说马新贻是回民,从小信天方教(伊斯兰教)。马父是菏泽县回民的头领,与新疆回民关系密切。
659.马新贻做官时,无论是在安徽剿捻,还是在浙江沿海剿灭海盗,都得到新疆回部的支持,因此对新疆回部感恩戴德。
660.马新贻有一个贴身侍卫叫徐义,与张文祥是同乡,又是生死之交。同治四年,马新贻在杭州做浙江巡抚,张文祥专程到杭州来看望老朋友,徐义自然热情款待。
661.酒酣耳热之际,徐义忽然感叹起人心莫测来。他告诉张文样一个秘密,说马中丞收到新疆回部密诏,回部大军不日东下,令他负责浙江一带征讨。马已回报,东南数省,悉数由马某人负责。
662.张文祥一听大怒:“做了这样大的官还要背叛朝廷,老子要杀了他!”吓得徐义急忙用手捂住他的嘴。
663.张文祥本来在宁波开一家小押店(小当铺)养家煳口。他从杭州回宁波不久,马新贻下令取缔小押店,一下断了张文祥一家的生路。公仇私愤,终于导致了这次校场刺杀。
664.据说藩司梅启照审讯时,张文祥大模大样地席地而坐,叫他跪他不跪,反问梅是什么官。
665.衙役告诉他,堂上是藩台大人。他摇摇头说:“藩台,小官,不足审我。我有绝密大事相告,非将军来不说。”欲知后事,请看下集。
未完待续 请欣赏下集《曾国藩》第三部《黑雨》第八集
画家介绍:覃仕泉(1957-),笔名冷泉,土家族,湖南常德临澧县人。自学绘画,曾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杜滋龄工作室,专攻写意人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常德市美术家协 会副主席。农民父辈赋予了他质朴与坚韧的本性,使他处事低调,不求闻达,只想干自己想干的事。他欣赏北方绘画的厚重,也欣赏南方绘画的空灵,即欣赏才情的激扬,更欣赏实在的功力修为。1995年 连环画《曾国藩·黑雨》 第八届 全国美展; 1996年 中国画《七十二行》 湖南美展金奖; 1997年 中 国画《闹正月》 文化部群星奖; 1998年 中国画《嫁女图》 湖南美协收藏; 2000年 中国画《楚风》 文化部群星奖; 2006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杜滋龄工作室就读; 2007年 中国画《楚人风情录·正月》 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 中国画《楚人风情录·过年》 第二届齐白石奖。
恐怖片黑雨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黑雨高清剧照,黑雨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