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牧歌

状态: HD

主演: 刘斌 张继权 张云 

导演: 凌子风

语言: 汉语普通

首播: 1951(中国大陆)

更新: 2024-04-01 18:55

类型: 战争片

  • 更新:2024-04-01 18:55
  • 状态:HD
  • 导演:凌子风
  • 电视台:其他
  • 主演:刘斌 张继权 张云 
  • 地区:中国大陆
  • 语言:汉语普通
  • 首播:1951(中国大陆)
  • 收录:3k影院
  • 时长:60分钟
  • 集数:完结
  • 类型:战争片
  • 关联: 陕北牧歌

哔哩哔哩

  • 正片
  • 剧情简介


    "乔羽手书《我的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向两岸。”

    我知道你并不是将上面的文字读出来,而是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默默哼唱。

    将旋律与文字合一,这便是歌曲的魅力,更考验着词作者与谱曲者是否“合拍”。

    1952年初,25岁的山东人乔羽结识了31岁的陕西人刘炽,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创作出抒情歌曲《赶上咱的马儿》。

    用刘炽之子刘欣欣的话来讲,两位艺术家开启了合作的“黄金时代”。

    这一年,乔羽在华北大学的剧本创作室里从事专业创作,而刘炽被调任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歌剧院任作曲快满两年。

    1954年,两人受电影《祖国的花朵》剧组的邀请进行创作,便诞生了令几代人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随后在1956年,他们为电影《上甘岭》写了脍炙人口的插曲《我的祖国》。

    他们又陆续合作创作出《一条金龙江上卧》《祖国颂》《今晚到处都有歌声》《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深深怀念您》等一批优秀歌曲。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曾同住在北京东城区西堂子胡同的四合院内。

    看来,无论从内心世界还是真实空间,他们二人都挨得非常近。

    "乔羽

    "刘炽

    诗圣与酒

    乔羽,与香港的黄霑、台湾的庄奴并称“华语词坛三杰”。

    乔老爷仙逝后,著名陕西籍词作家党永庵撰写挽联:

    牡丹入歌玫瑰成咏还是窗外那只蝴蝶美

    诗圣获誉酒仙得风惟数人间一声老爷亲

    "党永庵挽乔羽联(呼延小舟书)

    该联可算是构思巧妙、准确到位。

    不得不服,作为同行的党永庵更明白乔老爷的份量与词坛的损失。

    上联嵌入了乔羽的代表作:《牡丹之歌》《心中的玫瑰》《思念》。

    而在《思念》中,就有那只非常著名的“蝴蝶”。自从它“飞进我的窗口”后,也使毛阿敏唱红大江南北。

    党永庵先生在《乔老爷记趣》中提到,这只蝴蝶有时会给乔老爷惹来“麻达”(关中方言:麻烦):

    在某个非正式的场合,剧作家苏叔阳自称它对这只“蝴蝶”的考证有了重大突破,刚刚要发表高见时,乔羽一本正经地制止他说:“好兄弟,千万别说,你嫂子在这儿呢“话音未落,举做哄然。

    "乔羽与夫人佟琦合影

    乔老爷还作有《爱我中华》《难忘今宵》《人说山西好风光》《大风车》等家喻户晓的歌曲。

    当然,还有至今让无数人一听便毛骨悚然的《说聊斋》。

    下联中,“诗圣”二字是对他在诗坛、词坛地位的肯定,而“酒仙”与“乔老爷”这两个雅号更蕴含着无数逸事。

    关于乔老爷到底有多能喝,有个故事流传久远:在志愿军庆功宴上,周总理特意带着他向归国功臣敬酒,等转完100桌后,唯有周总理与他“久经考验”、挺立不倒。

    坊间曾传,乔老爷虽过耄耋,但每天小酒不断,并曰:“饮酒乃人生一大乐事,岂能放过?”“有些词,喝着喝着就能写出来了。”

    他甚至戏作打油诗一首:“唯量不大偏饮酒,识字无多要作诗”。

    “朋友来了有好酒。”

    “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

    看看,把酒都写进诗和歌词里了,让人不饮酒也能醺三分。

    有陕西乡党可能不禁会问,乔老爷子喝过咱的陕西酒没?

    答案是肯定的。

    党永庵先生作为同行,被乔羽誉为“西北歌词的重镇”。

    他们交往密切,常常一边讨论创作技巧,一边把酒言欢。

    "党永庵与乔羽夫妇合影

    笔者在今年夏至时向家族长辈党永庵先生致暑安,还也特意求证过这个问题。

    据他回忆,某年乔老爷来陕,确实品过陕西的凤香酒。

    酒对于词作家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想,在此引用党永庵先生朋友圈的内容再合适不过:“在乔羽这儿,酒是一种象征,是一种雅致,是一种大度与大爱,是一种温馨深厚并雄健飞扬的诗意人生。”

    "乔羽与党永庵聚餐掠影

    曲神与酒

    笔者私认为,如果把乔老爷叫“诗圣”,而将刘炽比成“曲神”,一点都不为过。

    刘炽曾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最有成就的伟大作家之一。

    他1921年出生于陕西西安,自幼喜好曲艺,对秦腔、碗碗腔、长安道情、蒲州梆子、京剧、评戏等来者不拒,后来进入三仙庙的古乐队,学习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隋唐燕乐。

    1939年,刘炽考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师从冼星海。鲁艺的人都说:“刘炽是冼星海的得意门生。”

    早在延安时代,美国著名女记者海伦·斯诺观看了刘炽的歌舞表演,称赞刘炽是“少年天才”,并亲自教刘炽跳踢踏舞。

    刘炽可以算是高产的作曲家:有歌剧《塞北的黄昏》《白毛女》(合作)《阿诗玛》;有电影音乐《陕北牧歌》《祖国的花朵》《上甘岭》《英雄儿女》;大合唱《工人大合唱》《边疆战士大合唱》《祖国三部曲》;器乐曲有《荷花舞》《牧笛》。

    当然,还有你在少年时期,上学必听的《广播体操音乐》(第三套、六套)。

    "刘炽读书照

    说到此处,估计又有人会问:乔老爷爱喝酒,刘炽老先生爱不?

    答案也是肯定的。

    作为地道老陕,我们的“曲神”乡党对凤香酒爱得很!

    这个实锤证据还得从党永庵先生处寻找。

    你猜得没错,坐陕西作词头把交椅的党永庵同时认识乔羽、刘炽!

    1985年春末夏初,刘炽在《陕西日报》上看到党永庵发表的长诗《微笑的太阳》后,便来到西安拟为之谱曲。

    刘炽远在北京还不忘看家乡的报纸。

    不难看出其乡情之深。

    党永庵便以家宴招待偶像刘炽。

    无酒不成宴,否则只能叫做饭。

    在畅饮凤香型白酒后,刘炽竟然跳起了1937年在延安跟斯诺夫人学的踢踏舞。

    “我也是个小伙子呀!”刘炽风趣地说。

    “老功夫还在吧。”

    从党永庵先生所作《刘炽:一条歌唱的大河》中可知,我们的“曲神”乡党又在某年受西影厂的邀请回到西安,为电影《李信与红娘子》配乐,并且是凡餐必酒、酒必凤香。

    可见,刘炽老先生对家乡的凤香酒是多么的情有独钟!

    共饮一杯酒

    刘炽之子刘欣欣曾回忆:

    乔羽先生曾操着他那极有特点的山东家乡话对他说:“我至今还在怀念那个年代!那时,他(刘炽)有活儿(创作任务)就找我;我有活儿就找他。他常常是出来到院子里对着我这边喊:乔羽,你过来下,咱又有活儿干啦……!”。

    "乔羽评刘炽

    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在同一个小院内,或其他私密聚会中,“诗圣”乔羽应该喝过“曲神”刘炽从家乡带来的凤香酒!

    笔者得出这个结论的证据就是:我们这位深深爱着陕西土地的乡党,绝对很愿意将自己喜爱的家乡特产与知已分享。

    那部融合了陕西眉户和关中民歌音调的大型交响合唱《微笑的太阳》,后来在北京顺利公演,并且取得巨大成功。

    演奏贝多芬的《欢乐颂》需要30分钟。

    而演奏完咱乡党的大作则需要32分钟。

    故当时有位指挥家半开玩笑地说,刘炽超过了贝多芬。

    刘炽赶忙解释:“歌唱家乡,歌唱盛世,情意难遏啊!”

    赤子恋乡,足见一斑。

    "“曲神”立花丛

    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两个都喜欢喝酒的艺术家、两个既是合作伙伴又是邻居的男人在相处之时,能矜持到不端起酒杯!

    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一个非常热爱故土的老陕,与挚友”谝闲传“时,绝对不会“啬皮”(关中方言:吝啬)地把几瓶凤香酒”抬“(关中方言:藏)到床底下或者捂在怀里,而是慷慨地将自己家乡的特产酒给老朋友倒上一杯!

    换成是你,也会相同。

    体会到人之长情,更应高歌友谊万岁!

    此时,“诗圣”可能再逢“曲神”:

    仄逼小屋,几碟小菜,微微亮光,杯盘狼藉。

    咂不尽的盅底,渍留一丝凤香。

    (版权所有 许可转载)

    战争片陕北牧歌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陕北牧歌高清剧照,陕北牧歌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