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
量子线路
剧情简介
【原创小说】《奔向地球》《bend on the earth》第一部 火星
第十五章 神鸟(11)
一片树叶状太阳能电池,由石墨烯和银丝线组成,贴合在聚丙烯薄膜上,再由碳纤维管制作成叶脉。再将0.01wx16点阵式led发光微晶体片,压制到页面下方,使用分子车(最新科研成果)驱动温差开关,实现电池和灯的三种模式切换。
温度升高时,灯晶体不导电,叶片工作于太阳能发电模式。发出的电可储存在碳纤维管溶液中,即转变成化学能。也可驱动微泵,形成重力势能,将溶液提升至高处。
温度降低时,灯晶体导通,叶片工作于led灯模式。化学能(或势能)转换成电能,点亮led。
——这是我能想象出的最佳设计,使用现有工艺也可以制造。
经森的树叶,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它似乎没有溶液,非常轻巧,具有良好的弹性。它在阳光下几乎透明,放大镜里,看不到脉落和银丝之外的其它异常情况。
经森说:“led点阵晶片,已实现透明化。它的原理和led灯一样,都是通过电压下电子与空穴对的分离——复合,产生光子,使之人眼可见。”
经森拿起我桌上的柠檬把玩,接着说,”晶片具有各向异性,能制作成薄片且性能稳定,是很大的挑战。而且,受电能供给的影响,只能采取偏红光的led材料,因为红光光子,所需的能量最低!”
“难怪传说中凤凰都是火红的!”我打趣地说,“如果看到蓝凤凰,它的能量一定最为强大!“
国庆放假,之前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出来。我和经森兴之所至,只能天马行空地调侃一二了。这和科学无关,思想本来就不遵从且无需遵从科学定理,无需禁锢于对错纠缠。世界本无绝对,只有看待的角度不同,难道不是这样吗?
第十五章 神鸟(12)
如果把太阳神鸟圆盘,当作一个旋转上升的二维物体,则其第三升维,必定是建木——电磁柱。
这是一种高科技电磁弹射技术,直到2015年,米国方宣布,将该技术应用于起降航载战机。
中国,2010年火星项目开始以来,也在积极研究电磁弹射,用于发射小型卫星。以后的发射装置会越来越小,机动性会越来越好。
而中外各国电磁弹射的原理和灵感,均来自仅存中文古籍中,对建木的描写。
金箍棒,应是对建木最朴素的理解。古人相信“眼见为实”,无法对电磁等看不见的存在,做更多的感知和思考,仅仅对其可见部分作了描述、引申和夸大——正如亚原子粒子发现之前,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身边的小发明。
在宽窄巷子街口,以及大多数景点,都有一种玩具——发光飞盘。它只有10公分直径,使用齿链发射,靠自身快速旋转产生提升力。拉动齿链发射器,飞盘瞬间飞到10多米高空,再缓缓下降。
因旋转产生电流,点亮了嵌入其中的led灯,使其看起来,就象一个垂直起降的飞碟。
如前述,建木就是这么一种多功能的装置,集导航、定位、电磁弹射柱、引雷针一体,是火星人(人类之神)的高科技产品。
今天是国庆大假最后一天了。明日再更:建木的模型及工作原理。
第十五章 神鸟(13)
特斯拉一生中,妄想利用雷电,但他失败了,遗憾而终。
因为,他没有合格的老师,或者说,作为一个连某些火星人都没法攻克的难题,已经超越了地球人的能力范畴。
而在中国,但凡被命名为凤凰山的地方,一定会有建木的存在。
作为地球上有记载的,火星人少有的智慧产物,建木,似乎完美地解决了雷电利用的难题。
下面分析一下建木的雷电工作原理。
雷云,从建木高高的树顶上接闪,产生垂直入地电流。
电流遵从右手螺旋定则,产生旋转磁场,作用于神鸟飞船。
于是飞船被激活,绕建木螺旋上升,雷电能转换成动能。
目前,已有罩极式电机,证实其原理的正确性。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百度。
而最为关键是,古书中记载建木无影子,只有唯一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建木顶上小,底下大,且光总是从顶上向下照。
这充分说明,建木与三星堆模型是有差异的。三星堆的神树,肯定是有阴影的。
那些多余的树枝、飞鸟,是人类的艺术加工。那时,人们认为建木承载了万物,所以把生灵都制作在神树上。
神鸟的传奇,还揭示了北纬30度的奇迹根源。且看明日分解。
神哥原创,整理于201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