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着实接触到一些「少儿不宜」的电影作品。
毒药君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代表——
《铸剑》

电影《铸剑》根据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如果再往上追溯故事的源头,那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干将莫邪。

周宣王时代的楚国,有一名叫干将的铸剑师,他和妻子莫邪找到一块稀有的精石,他们想用这块精石打造出一把绝世好剑,献给大王,巩固家园,结束战乱。

精石乃天地之气而成,干将莫邪二人为了融化它,日夜不停的用大火烧制,把眼睛熏得都快要看不见了,依然不见其动静。

一日,莫邪想起父亲的教诲,可以用人的头发来做助燃的材料。

果然,按照这个方法,精石终于被烧化。
干将趁机打造出了两把绝世好剑,一雄一雌。

历时三年的铸剑之路,终于有了收获。
干将决定次日便赶赴皇城,把宝剑献给楚王。
而莫邪则提出,要把其中的一把宝剑留下来。

莫邪认为,楚王极善猜疑,又为人残暴,他可能会因为担心铸造出更好的宝剑而要杀人灭口。

在妻子莫邪的再三劝阻下,干将把雄剑留在家中,带着雌剑去见楚王。
楚王见此剑坚硬无比,能削铁如泥,甚是欢喜。

可让干将没有想到的是,楚王果然心胸狭隘,他担心干将日后铸造出更好的宝剑,随在大堂之上,用这宝剑将其人头砍下。

▲此处画面较为血腥,正面呈现人头被砍后慢慢滚下台阶。
心狠手辣的楚王还命部下烧掉干将的铸剑作坊,相关人员全部杀光。

负责执行灭门命令的将领,正是监督干将铸剑之人宴之敖。

宴之敖算的上是本片真正的主角。
因为影片采用的是插叙的方式,率先出场的人物其实就是他。

在目睹干将被杀,作坊无辜百姓被残害后,宴之敖决心行走江湖,做起了一名剑客。
为了逃脱楚王的抓捕,他毁容残身,改头换面。

然而,所到之处的场景让宴之敖感到更加触目惊心。
残暴的楚王不仅滥杀无辜,还将奴隶捆绑起来,用活人的血肉来祭祀“神鸟”。

所谓的祭祀“神鸟”实则是楚王被女巫蛊惑后所做的荒唐行径。

虽然女巫蛊惑楚王做了很多残害百姓之事。
但她在片中也是个悲剧人物。

原来,楚王在征战中杀害了女巫的父亲,女巫想以美色和巫术蛊惑楚王,再伺机为父报仇。

但后来,女巫竟怀上了楚王的孩子,楚王又另寻新欢,她报仇无果,终落得残忍死去。

女巫的死进一步放大了楚王的残暴行径,其罪行实在是天理难容。

另一边,剑客宴之敖四处打探干将家人的下落,他当年在执行楚王的命令时,偷偷保住了干将之妻莫邪和其子眉间尺的性命。

宴之敖知道莫邪还藏着当年铸造的那把雄剑,他希望借这把宝剑杀掉楚王,推翻欺压百姓的权贵阶层,解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明百姓。

然而,宴之敖却来晚了一步,干将和莫邪之子眉间尺带着雄剑已踏上复仇之路。

眉间尺自幼性格文弱,不敢杀生,为了给父亲报仇,他强迫自己举剑行刺楚王。
第一次刺杀行动让他险些丧命,幸好宴之敖及时赶到,救下了他。

宴之敖告诉眉间尺,他的鲁莽行为已经引起楚王的警惕,想要报仇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眉间尺的人头和他手上的那把雄剑。
眉间尺听后,举刀自断头颅,并将头递给了宴之敖。

温馨提示:本片此后的剧情邪典味越来越浓。
宴之敖拿着眉间尺的头颅先是做了一场法事。

接着,宴之敖带着眉间尺的头颅和雄剑到王城内一路吆喝,他说自己会玩一种没人见过的把戏,但需要在金龙面前外加一个金鼎才能展示。

楚王听闻后,立马召宴之敖进宫。
宴之敖声称自己可以让这个孩子的头颅在水中上下跳动,甚至唱歌。

楚王随命人布置了一个金鼎,在满天星光时,观看宴之敖的“表演”。
果然,在宴之敖的引导下,眉间尺的头颅在盛满水的金鼎里上下跳动起来。

正当楚王看的兴致勃勃时,人头突然沉入水底。
宴之敖告诉楚王,接下来的水下表演内容,需要楚王靠近金鼎才能看到。

楚王起身走到金鼎边,水中眉间尺的人头突然跃起水面,楚王大惊,宴之敖趁机用雄剑将楚王的头砍落到金鼎中。
眉间尺的头和楚王的头在水中展开了搏斗……

眉间尺压根不是楚王的对手,宴之敖见状,拔剑自刎。
随后,便出现了金鼎内「三头大战」的场景。

这一幕也成为不少观众的童年阴影。

影片的结尾颇具讽刺意味,三颗头颅在金鼎内都煮成了白骨,难以分辨。

楚国的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商讨如何分辨出楚王的头颅,再进行安葬。
众人反复议论,最后决定以同样的规格安葬三颗头颅。
因而,就有了三王墓。

俗话说,剧本乃一剧之本。
鲁迅先生的小说《铸剑》为这部1994年的电影提供了充足的文学养分。

除了有好剧本作支撑外,本片的主创阵容也不容小觑。
1994年影片《铸剑》由内地第一代武侠片导演张华勋(第六代导演张杨之父)执导,他的另一部代表作《神秘的大佛》曾轰动全国。

▲张华勋导演工作照
香港武侠片大师徐克出任本片监制,素有香港金牌剪辑师之称的麦子善操刀剪辑,这部《铸剑》可谓是内地和香港电影人的一部合拍“神作”。

不得不说,本片确实带有浓郁的徐克电影风格。
光怪陆离的场景,邪典味十足的情节,甚至连片中的角色都很接近徐克作品中的一些经典形象。

▲在片中饰演女巫的内地演员王菁华曾签约徐克的电影工作室
除了形式上的影响外,本片中的隐喻手法也汲取了徐克电影的精髓,因而,有人将其称之为是90年代徐克最好的武侠片之一。

电影《铸剑》让鲁迅小说与香港武侠电影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大文豪的犀利文笔与徐老怪的光影手法跨越时空,交织在一起。
这样的「少儿不宜」不可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