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
非凡线路
腾讯视频
剧情简介
八月
窝们关于青春的记忆,总掺杂这个季节的燥热
《八月》原定名,其实是《昙花》
张小雷的妈妈,养着一盆白色的昙花
张小雷的创作者,《八月》的导演叫张大磊
新进导演首部长片,就摘的金马奖最佳影片
这个奖可不是靠抠图扣来的
张大磊自述,影片所讲述的80年代改制,是来自他幼年时对于大环境的记忆
诚然,记忆是模糊的
所以影片黑白画色中,隐隐给人一种朦胧感
似曾相识,又难以确定是真实发生,还是某种臆想
之所以深受金马奖的青睐,很多人说这部影片与台湾大师杨德昌导演的《一一》
有着相通之处,都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待大人世界
当然张大磊也仅仅在题材上予以认同,但所讲的是两种含义的故事
《八月》用了黑白两色,这是窝觉得近年来用色最为恰当的影片
很多时候用黑白,是为了致敬或是装逼。
《八月》不同,它故事所带的气息,就像是夏日夜晚蝈蝈的长鸣
素净中,关于儿时记忆里的纯净,似乎窝们能想到的就是这种黑白色的简单愉悦
《八月》的环境很大,80年代末的改制,国企改私企,所有人凭借本事吃饭
老电影制片厂的新旧更替,从免费进场,到买电影票
还未冷却的集体大院感,惺惺相惜的父辈情感,也曾一度真实存在过
酒后清唱一曲关于他们人生的主题曲,那夜之后,便各奔东西
天亮,大家走向了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
张小雷为了上重点,父母也学会了请酒托关系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
这句电影中张小雷父亲的酒后之言,不知道在什么时候
就已经只存在于记忆里
影片在叙述手法中,确实与台湾一贯的风格类似
张大磊虽然用了一个小孩的视角,但也是想表达出多角色情感
包括已经十二岁的张小雷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
叛逆青年,在父亲死后闷头痛哭的三哥
出走很多年,与姥姥有着莫名婆媳问题的小舅妈
制片厂新进的势利眼经理韩胖子
……
这些角色带有了导演强烈的个人色彩,这是一个电影大师的基本素质
当然不是说张大磊现在有多出色,他的这部电影,存在的诸多稚嫩是不争的事实
点到即止,留有余白是一个极其端正的态度,给观众的思考空间很大
《八月》对角色的描述基本基于这个手法,但它太零碎了
不是说它的故事零碎,而是它确实像片段拼凑出的记忆
可能还是来自于导演对记忆的模糊,无论是角色还是故事线,虽然很突出
却不够丰满
电影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不断学习的过程
有人说一些世界名导,成名作往往也是一腔热血,要的是天分
的确,天才是存在的。
但电影可以说是最为复杂的艺术载体,他除了天分,更重要的是沉淀
张大磊的《八月》或许没有做到大师级别的制作水准
可这份对电影的用心,以及不差的技术支持
值得窝们期待他下一部作品!
窝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