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文|炎黄刺史
编|炎黄刺史
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为方便与您分享,可以点个“关注”哦.png?

视听教学法的念与功能
视听教学法主要培养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经过这一步的学习学习者能够讨论一般主题,并且能够掌握在某个特殊部门交谈的能力,这就是最终目标。

理想的视听教学法不是在课堂上只靠书本学习,而是通过学习者之间或者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进行的教学法。
因此,视听教学法特别强调结合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教学,于是视听课的教材大部分由日常会话 与常用词汇、语法构成,并且这些内容应该视听并用。

视听教学法在国际上已广泛运用。
197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国际上采用视听教学法学习外语的约占50%。

视听教学法的功能
学习者通过图像与声音容易了解语言内容。
关于生理机制的研究表明, 在获得知识、引起注意、保持记忆的过程中,人的感知绝大部分是由视觉与听觉 两个途径获得的。

并且科学研究显示,在信息吸收和保持中视觉与听觉的作用极为明显。
利用影视片教学使学习者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取得直接或间接的经验。

学习者可以学到真正的交际语言。
容易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

视听教学法是一种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兴趣的方式,而且会吸引学习者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可以应用影视片组织更多样的练习活动。

通过进行影片配音、分组讨论等的练习使学习者更加熟练的掌握语言技巧。
动画片的定义
动画片由故事、动作、声音、技术来组成。

从“动画片”的词 源可以看出“动作”是动画片独特的特征之一。
但是只有“动作”的话,这只不过是一种技术的惊喜。
没有“感动”的“惊喜”是不会持续长时间的。

“感动” 的力量是从“故事”来的。
所以要把有“动作”的图象和故事相结合。
“故事” 是跟观众沟通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这里加上听觉 的要素,如台词、音乐、音响效果等。
可以加强视觉的效果。
通过上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动画片不是单纯的静止图像,而是动作、故事、声 音、技术的结合。

现代人喜爱有动作的影像,因为它们可以激发相同感受、刺激 听觉。
动画片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感观需要的影像媒体。

因为动画片的非现实性,初期人们以为动画片是只为儿童提供的影视片。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变化,动画片目前变成了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一种艺术。

此外,包括韩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还为学术研究、医学治疗等领域制 作了很多动画片。
选择动画片的依据
动画片数量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画片都适合汉语教学。

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筛选动画片时应慎重。
那如何选择动画片呢?选择动画片时,教师应该 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考虑学习者的喜好。
在选择动画片时应考虑学习者的喜好进行筛选, 这样会有助于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第二、应考虑动画片的语言内容、词汇、语法、句子等等。
不宜选择语言内容过难或过易的动画片,其语言水平应该稍高于学习者的接受能力。
里面应该包含已经学过的词汇、语法和新的生词。

这样,学习者才能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的同时,又不会因障碍过多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应考虑听力的难度。

最好给学习者提供一些常用偏易的听力内容。
听力内容太难的话,学习者会感到焦虑。

第四、应考虑动画片的长度。
要根据教学时间来合理安排。
第五、应考虑时代背景。

动画片最好以现代中国为背景,因为外国学习者需要具备的是在现代社会使用汉语交际的能力。
此外,动画片应包含一些中国文化元素。
第六、应考虑动画片中的重要人物。

人物要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并且登场 人物不要过于多。
动画片还要包含不同年龄的人物、多样的背景、多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七、应考虑故事的基本结构。
要选择生动有趣的内容,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视听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幻灯片和磁带为学习者提供对话内容、对 话背景等相关信息。
学习者通过既得的语言信息和视觉要素,可以大体理解对话内容。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为学习者提供较多的的场景或图片,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这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在于解释在上一阶段播放的影视片里曾出现的词汇和句子。
在这阶段中,教师结合画面或录音进行提问、回答。

在运用此种解释方式时,教师提问时要注意,学习者能不能够全面领会教学内容,进而随时调整教学方法。
重复阶段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较为准确的发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录音的示范作用,通过重复播放、重复练习来提高学习者的发音水平。
在重复阶段 一定要综合运用个人练习和小团体练习,小团体练习可以提高交际能力,个人练 习可以使教师及时的纠正学习者的错误。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利用已经学过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
这时要使用复述、回答问题、谈谈学习这的生活经验等的方式来进行。
这个过程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难度较大,也是学习者提高语言水平的重要环节。

以动画片《长江七号》汉语教学为例
语言课程可以分为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课型。
视听课是一门以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为一体的双项语言技能、语言交际技能训练课,特别强调听力和口语能力。

因此本研究提出以活用动画片《长江七号》为案例的视听课教学方 案。
在听力技能训练和口语技能训练中需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训练选习者捕捉声音的能力。
使学习者听后就重复出来,锻炼学习 者的记忆能力。
第二、要考查学习者的理解情况。

教师提问,让学习者回答,锻 炼学习者抓重点的能力。
第三、要训练学习者的表达能力。
复述内容,重新组合 语言,训练学习者理解记忆基础上的自由表达能力。

选定动画片:《长江七号》
本研究选定动画片时考虑了以下几点:
第一、适合全家观赏。

本故事情节和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理解。
第二、以现代中国为背景。
学习者通过动画片里的场面会了解现代中国社会的景象。

而且登场人物的对白也是现代汉语,对于学习者的日常交际活动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第三、每个角色的性格很鲜明使影片很具观赏性。
第四、大部分是日常会话。

学习者学汉语的基本目的是掌握日常会话。
这也 有助于提高交际能力。
第五、具有教育意义。

因为是教学资料,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动画片《长江七号》将环保意识融入其中,提倡环保。
还有小狄的爸爸强调要不偷、不抢、不浪费、不撒谎、要靠自己。

这些内容都是我们生活中要 具备的良好美德。
对动画片《长江七号》的分析《长江七号》是2010年出品的袁建滔导演、周星驰制片的动画片。
这是一部适合全家观赏的动画片。

原作是周星驰自导自演的电影《长江七号》, 《长江七号爱地球》和《长江七号》在人物和背景设置上完全一样。
据介绍,这 部制作周期历时两年之久的《长江7号爱地球》动画版代表了现阶段中国动画作品的最高水平,并且可以与国际领先动画制作产业相接轨。

动画片的主要内容为:
小狄和爸爸两个人一起生活,爸爸在建筑工地打工养家,他们很穷,要省吃 俭用才能生活下去。
有一天爸爸在垃圾堆意外捡到外星生物七仔,七仔有随意变做不同的工具以及吸收和释放能源的能力,七仔帮助小狄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问 题,并在交往中发生了许多趣事。

与此同时,小狄同学蛋挞头的父亲发现七仔的 能量,为实现自己的贪婪欲望绑架七仔。
小狄父子冒险潜入他的研究所,救出了七仔。

文化分析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

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反映文化。
不同文化背景的 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就存在于交际活动中。

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情景包含的非语言暗示等共同构成 交流的信息,这就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处。
尤其是在中国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极大,要很好的掌握语言,就应该掌握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中国动画片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要素,这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语言交际能 力。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语言教学及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单一的 听力训练和逐句简单翻译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语言教学需求。

视听教学法能够调动学习者的视听感官,能够有效的培养日常交际能力,因此是重要语言教学方法之一。
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促使学习者积极参与情景模拟和对话练习。

参考文献
- 阵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16-17.
- 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8-123.
- 吴中伟,郭鹏.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