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
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朱伊文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
我们日常生活一般来说都是很平淡的,就是吃饭和睡觉,但是要在这种日常生活里找到一个好故事,应该是有传奇性的,或者是有意义的。比如我们吃饭的时候碰到前男友,或者是睡觉的时候突然一摸,旁边有一条蛇,这就是一个故事的基础。
大家好,我叫朱伊文,是一名写作者,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故事的诞生》。
在我国传统文学里,我们一直比较擅长于情感的表达,还有理性的分析,然后对这个讲故事并不是特别擅长,是在大概到了元杂剧以及明清小说,到了这个时候,有一些讲故事的技巧就在我们前人的文学里开始应用了。
然后到了西方的戏剧传进来以后,我们就吸取了更多的技巧和方式,然后到了这个现代以后,就是一些以故事为载体的艺术形式,比如话剧、歌剧,然后还有电影,都更多的吸收了这种讲故事的形式。
有一种很夸张的说法,就是说得故事者得天下,你就是掌握了故事以后,你就能拿到很多的资源,很多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是现在我们很多综艺节目里面都开始讲故事。
还有一些人,比如要找投资的话,他会想要找那个投资方去讲一个特别好的故事,这个我们都很了解我不用多说,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呢,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写一个故事呢,这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然后选择这个故事的第一点应该是打动人,才出彩。
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心里一抖,或者用书面的话来说就是灵魂有震颤,就这样的故事才是一个比较好的,比较能打动人的故事。
我们日常生活一般来说都是很平淡的,就是吃饭和睡觉,但是要在这种日常生活里找到一个好故事,应该是有传奇性的,或者是有意义的。
比如我们吃饭的时候碰到前男友,或者是睡觉的时候突然一摸,旁边有一条蛇,这就是一个故事的基础。
很多自媒体平台就特别深谙这个道理,他们用一些特别博眼球的,特别有噱头的这个题目作为媒体的开端,作为题目的开端。
比如有一些就写的是,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竟然在森林里干这种事情,一般人都会有很好奇,都会想打开看一看,他们在森林里做什么事情呢。
点看一看,结果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其实大家都知道,但是换一种讲法以后就非常的吸引人,然后也为他们赚来了点击量,为他们赚来了流量。
我在写我这个《三把锁》民族歌剧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当时是扶贫办找我去写一本书,说起这个来好像跟公益也有一点关系。
扶贫办找我去写一本书,然后他们要的特别急,那会儿我怀孕七个月,然后这件事情就没有谈成。
虽然没谈成,但是我就跟他们聊嘛,聊的时候就问,你们这儿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
然后跟我一起聊的朋友就说,给我讲了几个以后就说,有一个最好玩儿的就是,咱们山西的北边特别缺水,然后这个去下乡的第一书记到了那儿以后,那个村子只有一口井,但是村民们在那个井上上了四把锁,就是所有的人要喝水,都得给这个书记打电话。
当时书记每天什么也干不成,就是忙着给他们调解这些矛盾,他们每个人要喝水,然后他去给那个看井的人说,咱们把锁开了吧。
那个人要喝水,他再去说咱们把锁开了吧,就闹的自己特别被动,特别尴尬。
然后我一听这个故事我就觉得他背后肯定还有很多深挖的东西,跟别的故事不太一样。
就是如果我要是问下去,一直往下问的话,一直往下跟当事人去聊这个故事的话,可能有很多的新奇的,或者很多是在别的就是新闻里看不到的东西,看不到的更深刻的一些东西。
后来我的这个民族歌剧就接连拿了2019年的国家艺术基金,还和那个上海歌剧院的《田汉》、浙江歌剧院的《红船》,还有中央歌剧院的《道路》一起,拿了今年文化部的民族歌剧扶持。
然后其他三部作品都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只有我这个是当代题材,而且是跟时事接的比较紧的题材。
我们在北京开会的时候,开这个作品讨论会的时候,专家就说的很不留情面,他们说你这个剧本写的也就是那个样子,但这个故事太好了,这个故事一看就是从生活中大浪淘沙淘出来的这么一个故事,特别的打动人。
我们当时这个民族歌剧大概报了有300多部,精准扶贫题材也很多,因为这是今年的大热嘛,但是只有这个故事跟别人都不一样,所以它一下子就脱颖而出,过关斩将。
不是我的水平有多高,就是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题材就是这样的。
还有我之前写过一个惊悚片,叫《枕边有张脸2》,那个片子为什么会入了影视公司的法眼,为什么被投拍,就是因为它是从一个真实的故事里筛选出来的。
我当时我记得有一次刷手机刷到了一条新闻,就说日本的一个老太太,她自己一个人住在村里头,然后又做了很多这种一人高的布娃娃。
每天自己在家里缝布娃娃,最后做了差不多有一二百个,然后就摆在村里的各个角落里面,晚上去看的时候特别的瘆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就是一个村子,然后也没什么灯光,也没什么人,你走两步踩到一个娃娃,走两步再踩到一个娃娃,是非常恐怖的。
但是后来就有记者就问她为什么要做这些娃娃呢,然后这个老太太回答就特别让人心酸,听的就嘘唏不已。
就是她年轻的时候就在这个村子里,这个村子是特别热闹的,但是后来很多人就搬走了,有些人就去世了,结果就剩下她一个人,她自己一个人独守在这个村落。
然后她很怀念以前的时光,那怎么办呢,她就做一些娃娃来纪念以前的小伙伴,以前的生活。
然后我看见这个故事以后,就觉得特别有感触,因为乡村的空心化,乡村的空心化也是我们中国社会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而且我们其实我觉得90后可能稍微要远离乡村要远一些,但是我们80后,即便是在城市长大,跟乡村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至少我们放暑假的时候是回去的,陪着爷爷奶奶。
随着爷爷奶奶的故去,好像我们回了乡村以后,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了,当年伙伴都不知所踪。
然后就在这种的感触下,然后我就编了一个故事,然后交给了影视公司,尽管这个剧本后来他们也说写的也不行,然后不停的改,但这个故事核一直都在。
其实最宝贵的就是这个故事核,我提供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跟别人不一样的点在哪里,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它才能投拍。
周星驰曾经说过,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要尽量写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有一个不一样的点,这就是他电影吸引人之处。
我觉得我也一直在这么做,而且这也是我要表达的内容,这个题材一定要选好。
然后第三就是素材多,要归类。
当你拿到这个题材,你觉得很感兴趣以后,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要采风的,就是去这个村子里,去跟当时当地的人进行各种交流,了解一下这个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比如《三把锁》的原型就是,它其实本来是四把锁,我刚给大家讲了四把锁,但是因为这个四把锁不太符合我们中国人审美的需要,我们还是比较喜欢三六九嘛,而且也不太符合舞台调度的需要,所以我们后来改成了这个三把锁。
然后我就去联系原型,就是我们现在省住建厅的一个很年轻的处长,叫冯毅,然后请他给我讲一下他这个故事。
冯毅给我讲了一部分,我又去了他的那个村子四五次,然后又找村民了解了一部分,后来我又跟那个镇书记聊。
最后是镇书记给我讲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我才明白这个故事是怎么回事儿。
就是冯毅下乡以后,下乡以后到了这个村子以后,他碰到的是一口锁了四把锁的井。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他就去调查,但是每个人跟他说的都不一样。
后来这个镇书记给我讲的是,道理是从头开始讲,就是最早的时候这个村子有一个前任村长。
这个村长因为他的村子就一口井,大家都很珍惜这个井水,就不愿意让所有人随便去打水,所以前任村长就找了一个专门看井的一个老兵,说你来帮我们看这个井吧,每天放三次水,不放水的时候就把那个井口给锁上。
然后这个老兵说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然后村长就随便许诺他,说那我每年给你三万块钱当你的工资。
但实际上我们稍微有点乡村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一个村每年的经费还没有三万呢。
但是这个老兵知道了以后就欣然上任,但他干了一段时间,一个是工资没有到位,一个是他本身也比较懒,所以他就不好好给放水了。
有时候他就说他自己不在,有的时候他说他就不接电话,结果村民们弄的意见就非常的大。
这个村子就和我们一般的村子一样,有三个大姓和一些小姓,三个大姓我们就叫他赵钱孙吧,三家大姓。
然后这个前任村长卸任走了以后呢,姓赵的这个村长就上任了,姓赵这个村长上任以后,赵家人就跟他说咱们这个村子得变化一下以前的这种形势。
这个老兵是姓钱的,不能老让这个钱老兵把控着这个井,我们吃水都非常困难,你得解决这个问题
赵村长就说那好吧,然后有一次这个赵家人就趁这个钱老兵不在的时候,他们让村长写了一个文件。
然后村长盖了个章说,说从现在开始,钱老兵就不许再管这口井了,这口井我们要收回来让村子接管。
然后钱老兵回来以后就火了,说凭什么我不在,你们就通过了这个文件,然后还不让我看井了,不让我看井行啊,你把之前的工资给我结了。
这个村长哪有钱给他,这就是天方夜谭,根本就没有钱给他,然后钱老兵就说好,那你不给我钱,我就把这个井上了锁,大家都别喝水了。
他的这个理由是非常充分的,就是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讲就是逻辑是非常清楚的,然后理由是很充分的。
因为他本来是管了井,然后现在要工资,村里头不给他,所以他就有充分的理由把井给锁了。
这个钱老兵一锁,赵家人说凭什么呀,你要不上工资跟我们又没有关系,然后你就把井锁了,那害的我们吃不上水,难道我们赵家人是吃素的,赵家人也上去又加了第二把锁。
然后孙家人一看说,你们两家闹矛盾害的我们吃不上水,这个事情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啊,那我们不能接受,他们也加了第三把锁。
村里的一些小姓就跟着,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小姓就特别的不爽,说你们三家人闹,闹成这个程度,上面确实有人来管,但是协调不了。
我们都知道村里矛盾有时候会比较复杂,协调不了,那协调不了然后我们就得想办法把这件事情闹大,让更多人知道,然后可能就有人来管了,所以其他的小姓就上了第四把锁。
这就是这个四把锁的来源,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个人都很委屈。
然后我们在改这个剧本的时候,因为我们要表达的是一个精准扶贫的主题,然后它之前这个本身的故事全是围绕着水井展开的,就不太符合。
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些调整,就把它这个锁井的第一把锁原因改成就是这个扶贫物资发放不公平,然后本来看井的这个懒汉就火了,然后就上了一把锁,改成这样了。
其他的人物和故事也都调整了一下,本来全是锁井的是四个男人,然后我们全部调整了一下,改成村里的寡妇、老公道和一个疯子。
我们有一句行话叫戏剧的核心是冲突,就是一定要把故事推到极致,一定要让冲突最激烈,越激烈越好看,越解决不了越好看。
你想吧我们改的最大的这个改动,是把原来的一个糙汉子改成一个80后的女孩子,她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水利厅。
然后人很柔弱,一路走来也比较顺,也是城市长大的姑娘,像她这样的人,就和我们一般的80后的女孩子差不多,没有受过什么风雨。
我们这个改完以后,她要去到村子里面对一些她之前的人生里面完全没有的人和事,然后要解决一些她这辈子都没有想过的困难。
我总结了一下,她要协调要解决三大家族的矛盾,要安抚好懒汉,团结好寡妇,拉拢好乡贤,救助好疯子,以及种种在她的生命里面完全不存在的人和事。
是不是听起来不可能?是不是听起来就觉得对她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就是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才有意思。
你说我去写一个人吃饭,他有什么意思呢,但是你要写这个跟马云去吃饭,它这个过程比较难,这个过程怎么实现,就是我们看戏的时候要看到的东西。
甚至零零七系列里面就有一个叫《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才能让观众在电影院里或者剧场里,过一把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体会到的瘾。
然后我的笔才能带着观众翱翔,我的故事才能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打动观众。
第四个叫怎么写,定成败。
就是把这些素材都搜集到了以后,它素材量一般来说是非常庞大的,那么我们也选择了,选择一些自己需要的素材。
然后开始怎么编故事呢,这个编故事地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上过很多次编剧课,有一个国内一线编剧,写过《一起来看流星雨》,还有《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一个老师,叫汪海林,我觉得好多人应该是很了解他。
然后这汪海林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给我讲过一个受益匪浅的,我到现在也一直常用的一个写法。
就是他要把这些素材按照时间的顺序分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分成九个时间段,然后不要从一讲,不要从二讲,也不要从没有意思的八或者七讲。
要从第五点或者是第九点开始讲,然后第五点和第九点肯定是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地方,这是个讲故事的技巧。
我不知道大家了解这个匪我思存吗,估计年轻的女孩子肯定喜欢她,她是国内的一个言情小说的特别领军的人物,号称“言情天后”,然后也是现在湖北省作协的副主席。
她就是个编故事的高手,她一般写故事的时候都是从第五点介入,比如她的这个《东宫》,其实也就是写了一个西凉的一个公主被中原的王子骗到族灭,最后她又杀回来又跟他结合的复仇的这么一个故事。
这种故事其实在历史书里面有很多,之前有很多影视剧里面也有表现,但她写的时候,她是从这个西凉的公主失忆以后,跟中原的王子重续前缘。
因为她什么都不记得了,所以两个人就和谈恋爱一样,有过一段很甜蜜的时光,但是就是在两个人快要把很多误会都消除了,要在一起的时候,这个西凉的公主突然因为某件事情,然后恢复了记忆。
这就一下就不可收拾了,就是之前的甜蜜的记忆她记得,但是那些因为这个中原的王子,他族灭了她的父母亲、祖父母,全部都死了因为这个中原王子,她也记得。
那这个事情现在就把西凉的公主,也就是女主人公抛到了一个没有办法选择的一个层次,一个层面。
观众读者看到这里的时候,第一是往回翻,哗哗哗往回翻,看一下哪些细节我给漏掉了,然后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作者肯定是有伏笔的。
你看的时候可能觉得很会心,她在这里埋下一个伏笔我没发现,她其实指的就是这个结果,然后我根本就不知道,这就是阅读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快感。
然后因为她已经写到这个矛盾冲突不可调和,后面就上演你追我赶的戏码,所有的都是这,看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的揪心。
这个矛盾这件事情该怎么办,然后读者就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这个匪我思存的故事往下走,往下走下去。
然后我写这个《三把锁》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也是这么设计的,就从这个第一书记,我们后来不是改成女孩子了么,她一进村就踩了一个雷,就是所有人都不理她,她根本不知道为什么。
然后她精心做的职位卡,大家都哗哗哗撕了,全部扔到天空里,然后这个女孩子就很莫名其妙,说大家为什么这么反对我。
我记得也是在北京开会的时候,一个专家跟我说,他说我看了第一幕以后,我特别特别的着急,我直接把中间所有的段落都跳过,直接翻到最后一幕,我就想知道他为什么锁了井,这个女孩子又是怎么解决的。
说明这个戏成功就成功在这里,就是把这个矛盾设置住了,然后把这个观众的心给揪住了,让他一步一步跟着我走。
还有一个秘诀就是不能让主人公太快的揭示真相,太快的了解,太快的到达她自己命运的一个平缓期。
就是我们要不停的给主人公挖坑,每一次她快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给她挖一个坑。
然后每一次就觉得马上我就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的生活就会很幸福的时候,再把她推到绝境里面,这样才会好看。
然后观众才会一个半小时,一般的戏都是一个半小时,他才会被这个编剧一直带着往前走,而且情绪很兴奋。
其实编故事难就难在这儿,就是你得不停的给主人公挖坑,设置各种问题,而且你还不能违反她的性格,不能违反她的人物形象。
所以最好的就是,让主人公的性格推着情节走,而不是情节推着性格走。
然后下来的第五点就是大结局,你得猜。
一个比较不成功的作品应该是看见开头就知道结尾,这个没有意思,我何必看呢是吧,就是我们写作的时候,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避免这一点。
我们的行话叫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就是你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你觉得顺推下来应该是这里了,哎,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
当然你还得合逻辑,不能自己就瞎编一个,根本就不可能,前面没有各种伏笔的铺垫,你突然推出来一个结果,观众是不可能信服的,所以你必须得设置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
有一个这个写作说起来有一点像和观众猜谜语和捉迷藏,他找不到你他才觉得好玩儿,你一下子给他揭开了这个大谜底就没有意思,没有兴趣看了。
有一个特别巧妙的反转,我一直觉得比较经典,就是前几年有一个特别火的电影叫《催眠大师》,是徐峥和莫文蔚演的。
因为它那个设计的太巧妙了,连我这种相对比较专业的人士,看电影的时候我都一直没有猜到结局,直到最后我才隐隐约约的,觉得应该是那样的。
就是它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的话,就是一个催眠大师,在拯救一个人的过程中一直失败,结果他后来发现是他自己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这个所谓的病人是他的老师和朋友们找来治愈他的。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所有人都不可能猜到这个结局是这样的,这就很成功的,而且票房也卖的很好,这就是比较成功的片子。
观众看完以后他一般都会二刷,甚至三刷,因为有一些细节他没有注意到,有一些比较吸引人的地方或者悬念,他根本就没有发现。
他会回头去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哪些东西我漏掉了,哪些东西我没有写到。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都是反转的,有一些是升华主题,比如这个《破冰行动》、《潜伏》这些,都是主题升华的。
然后说到这里我觉得太善良的人是写不了好作品的,像我就一直舍不得我笔下的人物死掉,就觉得太可怜了,我写的这个人物这么可爱,怎么能让他死呢。
但是是不行的,就是如何能让观众心里头难过,如何能让观众记住你这个片子,如何能让观众在片子播完以后,或者故事看完以后,还能滔滔不绝的讨论,成为年度爆款,那就一定要虐,一定要虐这个主人公。
从最早的刘慧芳,到我们现在这个电视剧,其实都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好像这个《破冰行动》,我不知道大家看过没,其实任达华演的那个角色是完全不用死掉的,但是编剧还是让他死了。
死的时候很多人(讨论),我记得网上还有一个热帖,就是大家在讨论他到底这么设置合理不合理。
虽然最后没办法更改结局,但是制片方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他那个观众也很过瘾,这个片子一唱三叹,一直让人回味无穷。
包括我自己在看《潜伏》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潜伏》是这么多年来,国内最成功的的谍战片。
在看《潜伏》的时候,大结局翠萍抱着孩子,傻乎乎的在山沟里等着那个已经到了台湾的余则成,我那天真的是在沙发上哭了一下午。
然后我家人回来的时候特别惊讶,说谁欺负你了,眼睛都肿了,我说这个电视剧太恶心了,怎么能让翠萍这么难过呢,这么好的人。
但是你看我一个看了很多书,然后学习了很多的人,还能感动成这个样子,更不用说普通观众了对吧。
还有这个热播的那个《琅琊榜》,那个也特别成功,霓凰和梅长苏,大家都觉得应该是神仙眷侣,肯定能在一起的。
但是编剧和原作者就是不让他们在一起,而且他这种选择是很符合人物性格的,就是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不管是余则成还是梅长苏,他肯定会选择和心爱的人分开去奔赴战场。
所以这就是一个特别成功的例子,特别成功的故事,这就是只有这样的艺术作品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是成功的文艺作品。
然后第六感情真,最可贵。
其实我要特别强调一点,我也说了这么多,但是包括我自己还学习,在北京上海都学习,但是我学完了这么多技巧以后我发现,最珍贵的其实就是感情的真挚。
就是这些技巧是绝对不能超越感情的,如果超越了感情的话,那么就是匠人,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周作人的文章很好看,然后鲁迅的文章也很好看,为什么,他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就是因为感情都是很真挚的,不管写什么都是感情很真挚的。
还有那个有一些韩剧也很平淡,讲的就是家长里短的故事,但是收视率也很高,效果也很好,为什么,也是因为感情真挚。
最重要的就是一部作品里边,作者和观众,还有主人公和观众,必须有情感的共鸣,灵魂的共震,如果能把这个情感和故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那么你就是大家。
我们为什么要采风,要体验,就是为了获得和笔下人物共同的这个情感,找到彼此能共鸣的那个点。
然后我们的文艺作品是给人看的,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得讲好这个情字,这个善文本末技,情深自风流。
这个情是人和人之间最难解的难题,但也是最甜蜜的纽带,也是最动人的故事,如果你能把感情和故事很完美的结合起来,你就拥有了全世界。
好了,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在这里可以找到【娴院演讲】相关内容。
- 娴院新浪微博:娴院
- 观看娴院演讲全部视频:请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搜索【娴院】
- 娴院音频: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音乐、蜻蜓fm搜索【娴院】
- 今日头条:在今日头条搜索【娴院】
- 抖音官方账号:在抖音搜索【娴院演讲】或抖音号xyyj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