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拿与教叔

状态: HD国语

主演: 谭咏麟 钟镇涛 陈友 王思姬 吴家骧 

导演: 康威

语言: 粤语

首播: 1976(中国香港)

更新: 2024-05-28 06:20

类型: 剧情片

5.8

非凡线路

  • HD国语
  • 剧情简介

    中国电影资料馆、抖音、火山引擎共同发起「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计划修复100部经典港片上了热搜。

    想不到的是,每一条相关视频下面,讨论的人还挺多。

    "

    在我印象里,「电影修复」还是蛮小众的事,也带有一定学术、技术意味,向来都是在影迷圈子里讨论,比如哪部片新出了修复版 ,画质是否提升,对比旧版是否修复得宜,等等,而这次居然「出圈」了。

    是好事。对于90、00后的观众来说,他们开始接触电影的方式不是电影院就是各种「资源」,在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上观看。

    他们可能不理解,70、80后的观众当年要看到一部港片,堪称艰辛,要去碟铺蹲录像带、vcd,或者跑去录像厅和大家一起挤在烟雾缭绕的小空间里看。

    "80、90年代的港片录像带,你有过这样的记忆吗


    后来有了dvd才方便多了。

    再就是到了流媒体时代,手指点点,便立刻随时随地在手机或平板上看。

    但是还是不足够。

    虽说在dvd年代,海内海外就非常流行把当年经典港片予以修复,重新发行收藏版dvd或蓝光,但很多片子仍然没有发行过dvd,因为港片实在太多了。

    在过往1980-90年代港片黄金时代,平均年产量高达200-300部以上,无论是产量和票房,一度仅次于好莱坞。

    30年来,经典港片数量可谓是浩如烟海,大家能通过dvd看到的片子,也仅仅是冰山一角。dvd和蓝光翻来覆去发行的都是那些经典节目,比如《无间道》,从dvd到4k uhd蓝光时代,全世界范围内,都数不清总共发行了多少个版本。

    "cc版、法国4k uhd版、韩国版,还有即将到来的港版


    对于死忠的港片迷来说,如今可见的港片数量、种类,还是远远不够的。

    像你要找严浩在港片新浪潮时代拍的《茄喱啡》(1978)、《公子娇》(1980)这些片子,是绝对找不到的;

    徐克为佳视拍摄的武侠剧《金刀情侠》可谓是恐龙级的罕见资源,有钱都买不到;

    而谭家明、许鞍华、徐克他们在tvb「菲林组」拍摄那一系列「香港电视新浪潮」也仅在收费电视频道播放过一两次,那可是研究后续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宝贵资料啊!

    "好消息是,陈韵文为谭家明、许鞍华、严浩在tvb电视新浪潮时期写的剧本,最近要出版了


    这些片子对于研究香港电影,又是足够珍贵。

    造成这些港片近乎失传,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年制作节奏快,一部片子往往是在找到资金便立刻开拍,而资金往往又是临时东凑西凑,造成片子的版权状况极其混乱,片子公映完毕,这些原始的拍摄素材、胶片底片又四散不知所踪。

    这就给后世要重新挖掘、整理这些经典港片造成了困难。

    还有,以往香港电影不甚重视保存,修复、保育电影的概念,一直要到90年代——以1993年筹备成立香港电影资料馆为标志,才渐渐成型。幸好不晚。

    这些年来,我印象中最大宗的经典港片保护传承计划,已经是20年前的邵氏电影了。

    2000年,邵氏把自己片库里的七百部电影打包出售予天映娱乐,这批片子立即得到大批量的修复,或发行dvd,或授予海内外的院线重新放映。

    这批邵氏至今在海外都深受欢迎,一直持续修复再版,像这套美版《邵氏经典》蓝光大套装,叫好叫座。

    "

    这之后,星空、橙天嘉禾、华纳等等,都相继收购并建立了自己的经典港片片库。

    修复重映、发行dvd蓝光,是以前最流行的重生方式。到了netflix流媒体时代,因不受物理载体限制,很多稀有、在录像厅时代只闻其名的片子,以及那些从未发行过dvd、蓝光的片子,终于能首次以高清的面目与观众见面了。

    "像大家都很喜爱的1993《新难兄难弟》从未发行蓝光,但流媒体就有了高清修复版


    粗略浏览了一下这次的100部片目,其实不止是《武状元苏乞儿》《飞鹰计划》《大话西游》这些经典节目;居然也有像王钟的《老虎出监》《流氓公仆》,陈国熹《半段情》,陈勋奇《佳人有约》,袁祥仁《起尾注》,康威《温拿与教叔》,吴宇森《滑稽时代》这些冷门的港片珍宝。

    热爱港片的不止是我们华人观众,这两年,国外的蓝光品牌纷纷投入了发行港片的行列,而且其涉猎之深、制作之精良,足以令我们华人观众为之汗颜。

    外国影迷有多热爱港片呢?有时有个错觉,他们甚至比我们华人观众还热爱。

    cc前两天公布的11月最新发行片目中,就有《成龙:超级巨星的崛起》套装,共收录成龙早期6部功夫电影。

    "

    这是cc这个世界顶级艺术电影、独立电影继《黄飞鸿》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后,再度发行香港电影,其地位和分量可想而知。

    这两年,moc、88 films、arrow films,新晋好手radiance films等等全都瞄准经典港片,可见港产片在欧美和全世界是有多受欢迎。

    譬如moc的《暗战》二部曲,

    "

    88 films在夏天全新推出的《逃学威龙》三部曲套装,

    "

    radiance films的4k修复版《天若有情》,终于可以洗掉韩国版了——要知道,这部片子,在香港至今都没发行蓝光。

    "

    老外比起来,我们真的做得远远不够。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高清化,大家又会发现一个问题,有时明明已经标明是1080p、hd高清版了,为何画质看上去还是如此模糊的?不是说经过修复吗?

    关于为何有的1080p甚至4k的片源仍如此「普通」,原因有很多。

    其中之一是很多片库仅仅做了数码化、高清化,并没有就画面进行修复(因为这里也涉及成本),所以很多片子看上去就比vcd、dvd好一点而已。

    很多片子,都仍躺在片库里,静待修复。

    但又有很多观众又有疑问了,为什么许多经过修复的片子,清则清矣,这怎么跟我印象中在录像厅或vcd看的画面风格怎么不一样了?

    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胶片经过数码化、修复后,还要调色,那么,这个「调色」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调?

    国际上公认「修复之道」,就是「修旧如旧」,也就是尽量让修复后的成果,无限地接近最原始上映是的版本、色调。

    最近这两年,很多修复的港片都遭到质疑。

    有的片子肉眼可见几乎变成另一部片了,的确新版本更「清晰」了,可记忆中的观感,也完全不同了。

    来看看这部1999年《龙在边缘》dvd版(上)和高清版(下)的对比。

    "

    "

    "

    "

    高清版就像是漆黑中开了灯,什么都一览无遗了,电影中那份悬疑感也消散了。

    那哪个版本才算是准确的、正宗的色调?

    只能请当年的主创,导演、摄影师等来「监督」「认证」,这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大家买cc的蓝光时往往会在外盒包装上看到贴纸写着「director-approved」标签,就是经过导演认可的意思。

    "

    像这次抖音修复的主打片子之一《武状元苏乞儿》,就请了导演陈嘉上来确认。

    "

    当年拍摄那些飞天遁地的场景都是使用港片特产「吊威也」往往没有被去掉,以前在大银幕上看或在dvd里看,这些「威也」倒也看不出,到了高清时代,它们顿时就「显形」了。

    陈嘉上在看了修复版《武状元苏乞儿》后,也发现了这些威也问题,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还是用数码手段将这些威也抹去。

    有人就会说,为什么不保留呢,这也是港片历史的见证,也算是再现了集体回忆。

    但是导演说了算,导演真的「大晒」的。就像是前两年全新4k修复的王家卫作品集,其中有的片子,连画面比例、画面色调甚至剪辑,都与过去我们看的dvd版本完全不同了,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

    "

    但是没办法,这4k修复计划,正是在王家卫的主导的,一切,他说了算。

    修复还涉及一个「底本」的问题。

    从前港片最大的市场是东南亚,然后是外国,一个片子版本众多,先是试映探反应的「午夜场」版,如果观众反应不佳就得连夜加班,匆匆剪一个戏院「公映版」;卖到各地市场的,也会有差别有时甚至是巨大的,就产生了「东南亚版」、「国际版」等等,版本混乱,拷贝质量有时也千差万别。

    那修复所依据的「底本」,就尤其重要了。

    这个「底本」还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影片剪辑版本,一个是修复的原始材料。

    前者好理解,也就是说,选择修复的版本,哪个才是最接近创作者原始意图的?

    这个不好说,以前的港片那么多的版本,有时创作者自己都看不过来,究竟哪个版本最满意,况且对于艺术家来说,没有最满意这回事。

    而有的版本,可能很难找到了,比如《阿飞正传》真正的「午夜场」版;还有吴宇森的《喋血街头》,传说有一个4小时的初剪版,只有当年金公主试映室寥寥几个人才看过,之后就淹没在岁月长河再也不见了。

    "2007年在海外发现的《阿飞正传》「午夜场版」,有人说,这还不是真正的午夜场版


    所以只能选择一个「善本」。而国际上的做法是,如果不确定,那么所有版本都一网打尽,这两年在外国发行的修复版蓝光就是这么做的。

    譬如2020年英国eureka(它们有最著名的moc系列)发行的《蜀山:新蜀山剑侠》(1982)就将112分钟的经典版和93分钟专为欧洲戏院而特供的「国际版」一网打尽。

    "

    论版本之王,当属成龙。例如《飞龙猛将》超级夸张,美版4k uhd蓝光一共含香港公映版、日本加长版和国际版三个版本之多,也都尽录其中。

    "

    在选择修复底本时,剪辑版本固然重要,但原始素材的选择更重要。

    专门请教过一个修复界的前辈,修复港片时,负片(最原始母版,最接近电影原始面貌)、正片(洗印好供电影院播放的拷贝)甚至是中间片是怎么选择的?须知,多数港片的负片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已遗失掉了。

    他答:「我们都会要求用负片,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会用正片。经过4k扫描后,两种物料的画面素质就很明显了。」

    像前几年胡金铨的《空山灵雨》修复时,就一共采用了4个版本:香港电影资料馆馆藏的负片(91分钟)、台湾电影资料馆藏的完整版拷贝片(120分钟)、韩国的翻底片(87分钟)、制作特效用的原底片。

    最终选择的是港资料馆藏负片为基础,融合其他三个版本的缺失片段,完成了完整的修复版。

    "《空山灵雨》是4k扫描修复、最终2k输出


    可见,电影修复,既是艺术,也是技术,两者结合缺一不可。

    这次经典修复使用的技术是火山引擎的「aigc视觉大模型」,它在几年间曾修复了beyond 1991年经典的演唱会以及上美厂一大批经典动画,已有一定成果。

    但如上述我介绍的,电影修复更复杂,它不止是一个技术问题,最终也是一个艺术问题;技术的底色,建筑于艺术、尊重创作之上,为艺术服务。

    因此ai时代的电影修复,遇到的问题将会更多,但值得期待,值得不断修正。

    剧情片温拿与教叔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温拿与教叔高清剧照,温拿与教叔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