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
剧情简介
在第82届奥斯卡中,《在云端》获得了不少奖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这个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灵感很有意思,讲述的是以飞机和机场为家的商旅人士的故事——一年坐飞机300多天的人,其生活会是怎样的?
在《在云端》,主角的工作是为其他公司的老板解雇员工。面对老员工,解雇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角正是为这群抹不开情面的老板服务的。为此,主角全年有300多天在坐飞机出差,居家时间不到一个半月。长期以来,他将机场、飞机、酒店当成自己的家。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不需要家人陪伴的人,直到他爱上一个商务女士。忽然之间,他想要一个安稳的家,而非在云端翱翔。
逻辑缜密的朋友会发现,以上这段剧情简介的部分内容看起来有些不相干。主角解雇他人的工作,与主角云端为家的情感状态,二者之间是什么因果联系?这两个都是普通人难以接触到的生活状态,但实际上二者并没有强相关。之所以提到这个,是因为《在云端》的电影剧情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恰逢2008年次贷危机,解雇员工可谓社会常态,《在云端》这位专事解雇他人的主角很容易引发观众好奇。哪怕在现在,依旧很多人会好奇,解雇他人的工作究竟是怎样的体验?《在云端》就通过「主角+实习生」的情节线来揭晓。夹杂着喜剧片段、些许辩论,电影讲述这一情节线的过程,很好的满足了我的猎奇心理。
随着主角愈发喜欢商务女士,以及公司改革的影响,主角逐渐定居下来。这种状态打破了他的生活平衡,他也愈发渴望商务女士的陪伴。起初只是参加派对,而后是作为伴侣参加妹妹的婚礼,最后主角亲自找上门。然而,主角突然发现,商务女士居然有家室——在这场一夜情的逢场作戏中,主角幼稚的动情了。当主角回到旅馆,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与孤独,那只是一个冰冷的房子,毫无人味。当主角踏上飞机,云端生活顿时索然无味。
必须承认,电影富有讽刺意味的结局是很精彩的。主角得到了他想要的,完成1000万英里飞行里程目标,以云端为家,但他觉得没什么意义。主角终于鼓起勇气去追求他所爱的人,结果发现她早已有家室。那一刻,剥离了主角浪迹天涯的潇洒,所剩下的只是无尽孤独。电影中有非常多的台词写得很妙,多角度对比后充满讽刺意味,值得肯定。
但另一方面,《在云端》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电影的主控思想是什么?从全片来看,一个孤独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孤独,这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主题。电影也很好的引发人们的思考,家人及社交关系真的全是负担吗?然而,电影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述“解雇员工”这一工作的里里外外,这无形中带偏了主控思想。
毕竟,这个工作本身就具有十足的话题性——应该抱持怎样心态来解雇员工?如何安抚被解雇者的情绪?被解雇者应该何去何从?等等。电影的开篇场景就是暴躁愤怒的解雇现场,电影中加入了大量解雇现场的场景,而电影结尾场景则是另一群被解雇者的自我开导。大量的场景表明,“解雇员工”这一话题同样是电影很想讨论的。
对《在云端》来说,“解雇员工”的剧情同样是其特色,使其在众多电影中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但是,游戏时刻毕竟只是增加电影特色的手法,如果在这些场景上投注太多精力,就会造成主控思想不清晰的问题。我认为,《在云端》适当削减解雇员工的场景会更好。又或者,电影也可以寻找“解雇员工”和“家人是否为负担”这两个主题之间更深层的因果联系。
主角和商务女士起初都明确了各自的目标,他们只是一夜情,他们只是彼此人生的一段插曲。当主角给商务女士家门钥匙后,商务女士笑起来有些尴尬,她并不想要这个钥匙。多个细节伏笔表明,商务女士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她绝不想主角乱入她的真实生活。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主角会有商务女士的家门住址?商务女士不应该会给主角住址的。
尽管如此,当主角看到商务女士的家人后,一股空虚席卷他的内心,并导致主角原本自由潇洒的生活变得孤独寂寞。从效果来看,主角目睹商务女士家人的场景是非常妙的,引发了后续各种讽刺。因此,即便明知道商务女士告知主角住址的情节并不符合逻辑,我认为这依旧无伤大雅。
相关推荐


一眉道人

水浒传

时空龙骑士

粉红猪小妹(小猪佩奇)第一季

捉鬼有限公司

益智宝贝

致命弯道4:血腥起源

美国队长2

笔仙惊魂

暮光之城4:破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