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休。——今村昌平
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很多日本电影,都有点“变态”,讲的故事奇奇怪怪,血腥、暴力、猎奇。
今村昌平就是这样一个专注于“变态”电影的导演。
拿《楢山节考》举例,孀妻人尽可夫,母狗被人后入,活埋偷窃家族,水田弃婴,悬崖推父,楢山送母。
随便从中摘出一个情节,就能成为各大新闻头条板块内容。
你恶心了吗?你害怕了吗?你不适了吗?
你会捂住双眼靠在男朋友身上说,我不要看这种吗?
很多人喜欢精致、美好、小确幸的东西,而摒弃一切粗糙、丑陋、惨烈的真实。
但是生活不会因为你不喜欢,就迁就你,单独避开你,让你生活在真空里。拒绝真实,就是拒绝生活。
今村昌平的电影,写蛆虫,写阴暗,写卑陋,它们统统是生活的一部分。
错过今村昌平的电影,你会错过一个探寻自身原始欲望和人性的机会。
说了这么多,《鳗鱼》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山下是某公司的普通职员,妻子美惠子贤惠又漂亮,精致而得体。一如日本其他中产阶级的家庭主妇。
山下和美惠子的婚姻表面波澜不惊、生活徐徐往前,但是过分的客套,代表的是什么?是我跟你不够熟。
有不吵架的而感情很好的夫妻吗?有,很少。他们要么是非常迁就克制,要么根本不在乎。
山下接到邻居写的信,被告知美惠子在半夜经常与人幽会。
于是下班后,山下跟妻子说要去钓鱼,晚上不回家了,到达钓鱼地点后,又杀了一个回马枪。
他果然撞见了妻子正在与人偷情,山下离开窗户,绕到屋后,打开门,在这期间,妻子的叫床声随着距离的远近忽大忽小,不绝于耳。
他甚至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妻子与别的男人在床上的表现,好像床上的人跟他毫不相关。
今村昌平的这个细节,让人击节。
什么情况下,我们撞见另一半与人偷情,不是立刻血脉贲张,而是先偷窥一会呢?
生理性的第一反应,是装不出来的。如果跟另一半感情非常好,撞见它出轨,血会立刻往上涌;而如果两人的感情已经平淡如鸡肋,第一反应会是淡定。
山下将妻子杀死后,没换血衣,带着作案工具,骑自行车去了警局自首。
这里的背景音乐是轻快的,他甚至哼着小曲。
有人将其表现解读为“病态”,而我更认为这是“解脱”。
死水微澜的婚姻,当事人身在其中,不可能没有察觉。察觉到之后,两人继续粉饰太平,更加表现出两人的心虚和懦弱——没有一个人愿意捅破窗户纸,面对真实的关系和真实的自己。于是这婚姻,成了牢笼。
山下根本没有收到那封邻居告密的信,这是他的臆想。是他想要解决这段婚姻的借口,也是为了杀妻后为了不受良心谴责而为自己开脱。
他杀妻子不是因为爱(如上所述,他跟妻子之间已经没有爱了),而是因为控制欲。
虽然婚姻如一澜死水,但是毕竟是一个契约。我没有出轨,每月给你家用,演好丈夫的角色,你怎么能出轨呢?没有契约精神。
正是出于这种想法,山下想要杀死妻子。
但是他的教养、他的良心,又拉扯着他:杀人是不对的、自私的,恶劣的。
最后,动物本能战胜了理性。
但同时,他对人性彻底绝望了,不知该相信谁,还有谁值得相信。
因此,在狱中,他只跟鳗鱼说话,出狱后,也带走了它,拒绝女人的接近。
他去了偏远乡下,开了一家理发店,准备在平淡中了此残生。没有抱负、没有理想、没有情绪,只是活着。
但他偏偏遇见了桂子。
桂子因为无法忍受人品低劣的男友和患精神病的母亲,而选择了服药自杀。这种死亡本能的行为,同样是动物性的一面。
两个释放动物性的人走到一起是再好不过的结果。
桂子的男朋友找来了,一次次寻衅闹事。一开始,山下打定主意,不接受桂子的爱慕,也不帮桂子。
在后来与桂子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慢慢接受了这个单纯善良的女孩。
因此在桂子的男朋友又一次来店里寻衅滋事时,山下出手打人了,因为山下还在保释期,所以他又进了监狱。
这一次入监,与上一次截然相反。
这一次,有心爱的女人等着他,有善良的邻居等着他,也有一个全新的生活等着他。
女友肚子里虽然是别人的孩子,但是孩子的爸爸只可能会是他,而不是桂子的前男友。
此时,他不再拘囿于对错、道德、婚姻、过往经历等条条框框的东西,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一开始,山下到这个乡村来的时候,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杀人犯”的身份,处处隐瞒。后来狱友高崎在他的理发店门口贴上了“杀人犯”的大字报,邻居包括桂子都知道了,但是怎么样呢?大家还是敬爱这个温柔平凡的山下。
没有人可以被明明白白地贴上标签,人性是流动的,生活也是流动的。
不必因为妻子出轨就认为自己受到了道德侮辱而杀妻,也不必因为暂时摆脱不了低劣的男友就认为自己生活无望而自杀。
不要被社会评价、道德谴责、具体生活、过往经历框定住,任何时候你都有自由,都可以选择,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你知道鳗鱼的怀孕过程吗?
雌性鳗鱼游到数千公里外的赤道附近,遇到不知道是哪一条雄性鳗鱼在水里排出的精子,受精后雌性鳗鱼就会怀孕产卵,出生的幼鱼不会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鳗鱼的性别受环境的限制,当食物不足、种群密度高时,鳗鱼就变成公的,当食物充足密度低时,就变成母的。
来历不明的精子,随意变换的性别,一切自然而然,没有形而上的道德批判。
鳗鱼只是活着。
后来,山下将自己一直养着的那条鳗鱼放回到了水中。这是他与自己、与生活真正的和解。
他曾被框定住两次。第一次,因为道德,他杀了妻子;第二次,因为经历和自己杀人犯的身份,他拒绝了桂子。
现在,他不会再因为什么而被框定,现在他只准备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