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就着一尾咸鱼,吃下三大碗饭。
临近入伏的小暑,我在北回归线以北,高温在35℃徘徊。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田间。
远方雷阵雨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却盼不来一场台风。
谷子在高温下煎熬,滚热的地堂上,父亲冒着炙烤给谷子翻身,不时把目光注视南方天空升腾而起变幻的云朵,一家人随时准备着抢晒抢收。
风扇吹不凉的三伏天,老人小孩皆发出冗长的叹息,自来水洗碗烫伤了手,闷热的风穿过水泥板的屋子。
犹记小时候,看云识天气,隔夜电台的天气预报有时候也不一定管用,总巴望着雷阵雨能够推迟,最好就是待到午后,甚至晚上,或者没有。
天,不随人愿,过午,就乌云堆积,风刮的有点急。“水来喽,落水喽……”,客家人的语境从来没有说过“雨”,声音此起彼伏,跟热风一样传播,跟雷雨一样湍急,跟爆炒的豆子一样“噼啪”作响。所有人都跑出了屋子,太阳还是很晒,只能在毒辣的烈日下,在上晒下蒸里忙碌起来,简直在火炉里面烤着一样难受。
过去的晒谷场很集中,抢水那会儿一片热闹与激烈,叫喊声很急促,晒的半干的谷子可不敢淋雨,散不了热当晚就抽穗了,于是冒热与雨前那点时间竞赛,搪的很急,扫的飞快,铲谷打包装箩装袋一刻不敢停歇,老人与小孩子也跑出来忙活,每一份力这个时候都很值钱,我觉得“给力”这个词语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并不应该算作网络用词,就表现在这一瞬间老人与小孩子给的助力。自家的弄完马上帮助邻居的“落后生”,一时之间忙的不亦乐乎。在如此高温天气里忙碌,那身汗水已经湿透了全身上下的衣衫,人,仿佛是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现在的房子分散,把谷子晒在各自的屋顶或者屋前后余坪,各自为战的时光,母亲大声诅咒她的小叔子,“死哪去了,不知死哪里去了……”,我叔家没有种田,人老是不粘家,用人之际不见人,难怪他嫂子骂他。跑了楼上跑地下,花生在楼顶,谷子在余坪,终究没能抢在雨水到来的那一刻抢回来,遗憾了最后的那两担谷子淋了点雨。
三伏天里,每天重复着单调的闷热,人像在水蒸气里泡着一样,空气热乎乎的,大地一天比一天干裂着,一切绿色的植物在高温的阳光下都焉了,园里的菜半死不活的,必须每天浇水,不然得枯萎死了,现在急需一场雨。打开手机的天气预报,卫星定位的预报已经非常准确了,珠江三角洲雨势诱人,可就是到达不了北回归线以北我的家乡。长江流域的雨势很强,接着它是往黄河流域那边去的,已经是回不来了,所以期盼着一场台风,带来狂暴的雨水,以缓解闷热与干旱。年成不好的极端天气,要么暴雨成灾,要么抗旱救灾,靠天吃饭的农民,越来越困难了。
于是,三伏天在我的印象里,越来越讨厌,乃至我已经不爱夏这个季节,讨厌夏天变成了我思维里的情节,最可恨的是,夏季白天更加漫长,晚上七点半还天透亮的,真应景了那句话,痛苦忧思的时光绵长。
相关推荐


档案(北京卫视)

父子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团圆饭

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

星河战队2:联邦英雄

今晚80后脱口秀

痞子英雄2:黎明升起

决战天门

张三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