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密档之无面杀手

状态: HD国语

主演: 胡蓉蓉 

导演: 刘泽群

语言: 汉语普通

首播: 2019(中国大陆)

更新: 2024-05-24 03:59

类型: 恐怖片

非凡线路

  • HD国语
  • 剧情简介

    1955年6月16日,四川南充县青居场六区的区公所里,迎来了四位从重庆市公安局远道而来的同志。

    这四位同志神情严肃,彼此之间小声地交流着,看样子在经办一个重大案件。

    在他们的身边,坐着一个农民模样的男子。

    那男子位正是本公所下面的馨盘和平三村的村长。只见四位同志对着村长交代了些什么事情后,村长脸色一变,然后连忙离开了区公所。

    他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村子,随后敲开了一位名叫杨大发的村民的家门。

    杨大发是贫协主席,平素乐于助人、积极上进。

    因而,见到杨大发的村长就给他交代了一个任务:“明天早上你到银行换贷款条子,顺便把村里几把椅子带到区公所去”。

    杨大发二话没说,乐呵呵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第二天一大早,杨大发就带着凳子往区公所走去了。

    村子距离区公所,有好几里的路。因而到了区公所,杨大发已经是大汗淋漓了。

    还没等他把气儿喘匀,一位区干部模样的人就迎了上来:“杨大发!有件事要找你。”

    说着,那干部就把杨大发往办公室里领。

    进了办公室,另一位“区干部”招呼杨大发往凳子上座。

    就在他们寒暄之际,刚才那位说找杨大发有事儿的“干部”悄悄地走到了杨大发的身后。

    等到杨大发准备往凳子上坐的时候,他猛地一掀。

    来不及反应的杨大发,摔了一个四脚朝天。

    恰在此时,早已埋伏好的四位公安局的同志马上冲了进来......

    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警察们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而等待杨大发的,又将是怎样的遭遇呢?

    "(杨进兴,即杨大发)

    一、白公馆内,臭名昭著杨进兴

    杨大发真名叫做杨进兴。他本是个浙江人,23岁那年成为了军统的一份子。

    进入军统以后,杨进兴的表现非常出色。四年以后,他就被选为了军统头目戴笠的便衣警卫。

    能够成为戴笠的“近侍”,杨进兴也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更重要的是,戴笠对杨进兴非常信任。1945年9月,叶挺将军被关押到重庆之后,戴笠特意指派杨进兴负责看管叶将军。

    不过很快,戴笠就因飞机失事而去世了。这样算下来,杨进兴并没能受戴老板关照多长时间。

    "(戴笠)

    失去了依托后,杨进兴依旧在军统内部混得风生水起。

    他先是被调到了渣滓洞监狱担任行动员、看守员。不久之后,杨进兴又被提拔为白公馆监狱的看守长。

    渣滓洞与白公馆,被合称为歌乐山集中营的“两大人间地狱”,里面关押了大量共产党员与进步人士。

    这些爱国者,在国民党刽子手的酷刑下,饱受折磨。

    先后任职于这两大地狱的杨进兴,更是深谙酷刑之道。老虎凳与辣椒水,在杨进兴看来,不过是“开胃的小菜”。

    相比于这些,他的杀人手法才是真正的惨无人道。

    "(渣滓洞监狱遗址)

    杨进兴找到关押在白公馆里的朱念群、尚承文和张占鳌三名共产党人,哄骗他们说要带他们“到南京安排工作”。

    三人不知所以,跟着杨进兴走出了白公馆,然后就被带进了“中美合作所”(1943年国民党与美国联合设立,本为抗日,后期沦为残害革命党人的魔窟)气象站下面的一个屋子里。

    在那里,1947年9月13日,杨进兴本准备使用美国制造的电椅将三人全部杀害。

    可是,只有一人毙命于电椅之下,另外两人均未断气。

    眼见这种情形,杨进兴二话不说,抄起旁边的十字镐,然后用力地朝那两人的头颅上砸去。

    顿时,鲜血染红了两位共产党人的脸庞,就连脑浆都流了出来。

    杨进兴用这种丧心病狂的手段杀害了三位进步人士之后,还顺手带走了尚承文身上的一支派克钢笔,真可谓是无耻至极。

    "(香山别墅,即白公馆)

    可以说,杨进兴在为军统服务期间,杀人无数。

    其中最为知名的,还是发动了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

    西安事变以后,蒋介石就对杨虎城恨之入骨,亟欲杀之而后快。

    但是碍于内外压力,蒋介石手里那把屠刀始终不敢落下。

    直到1949年渡江战役以后,国民党败局已定。

    恼羞成怒的蒋介石指示接替戴笠的毛人凤,把关押在重庆的所谓“政治犯”杀掉一批。

    杨虎城当时其实并不在重庆,而是被蒋介石秘密关押在贵州的麒麟洞。

    但是善于“揣摩上意”的毛人凤,还是特意问了一句:杨虎城怎么办呢?

    听到杨虎城的名字,蒋介石显得更加愤怒了。

    他从牙缝中挤出了一个字:杀!

    "(杨虎城)

    明确了蒋介石的意图之后,毛人凤立马找来了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二处处长徐远举、副处长周养浩,商议具体的“杀杨”方案。

    碍于杨虎城的身份及影响力,毛人凤等人的行动必须要绝对保密。

    如此一来,就不能使用动静过大的枪支。

    不用枪,又该用什么呢?

    根据毛人凤的指示,周养浩找来了具有丰富杀人经验的杨进兴等人,把这个难题抛给了他们。

    杨进兴不愧是“老道”的刽子手,立马就建议说:“不准用枪那就用匕首”。

    这一句话,为一代爱国将领安排了最后的归宿。

    按照商量好的方案,同年9月1日,周养浩带人前往麒麟洞,准备将杨虎城诓骗到重庆。

    五天以后,杨虎城及其儿女,还有他曾经的秘书宋绮云(小萝卜头之父)一家,被周养浩带到了重庆“戴公祠”。

    "(麒麟洞)

    下车以后,杨虎城走在前面,其子杨拯中跟在后面。

    等杨拯中刚一进屋,事先隐藏在门后的特务就将匕首送进了他的腰间。

    “爸!”遇到危险的时候,儿子本能地呼叫父亲。

    可还没等杨虎城回头看一眼儿子,他的腰部,也多了一把匕首。

    几乎在同一时间,杨进兴扑了上去,用白布捂住了杨将军的嘴,让他呼叫不得。

    随后,又是连续几刀,杨虎城挣扎了几下,彻底断绝了呼吸。

    杀害了杨将军父子还不够,杨进兴等人又用同样的办法,将宋绮云一家人杀害了。

    其中,宋绮云与其幼子、年仅八岁的宋振中(即小萝卜头)全部命丧于杨进兴之手!

    "(小罗卜头)

    国民党对这些爱国人士的残忍屠杀,只能加快共产党解放全国的步伐。

    解放军的枪声11月底,已经隐约传到了重庆。

    即使到了这个时刻,国民党的刽子手们仍旧在做困兽之斗,制造了针对爱国进步人士的“11.27”大屠杀。

    在这场大屠杀中,杨进兴表现得格外卖力。

    那天中午,杨进兴找借口,把东北军中的爱国将领黄显声和张学良的副官李英毅,骗到了一个相当偏僻的地方。

    然后趁其不备,将他们秘密杀害了。

    事后,杨进兴还从黄将军身上,拿走了一只游泳表和一顶呢帽子!

    "(黄显声)

    到了晚上,杨进兴又将12位进步人士押出白公馆的牢房,准备将他们集体杀害。

    其中,有一对叫做王振华和黎洁霜的夫妇,各自还抱着一个孩子。

    那两个孩子,是在狱中出生的,还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大的也不过两岁,而小的才只有一岁。

    感受着眼前这恐怖的氛围,孩子抱着母亲的脖子大声地哭喊。

    黎洁霜不忍,对杨进兴等特务说到:“多打我几枪,你们把孩子放了!”

    杨进兴早已泯灭了人性,如何会对这幼小的生命生出恻隐之心?

    他一把夺过孩子,然后当着王振华夫妇的面,将孩子杀害了。

    "(黄显声)

    国民党走到了穷途末路,杨进兴也陷入了最后的疯狂。

    同年11月29日,是重庆解放的前一天。杨进兴又奉命将32位进步人士押解到磁器口松林坡秘密杀害。

    那天,早已杀红了眼的杨进兴竟然一个人一口气,杀害了六个人。

    其可怕残忍之程度,令人思之作呕!

    中午时分,完成屠杀任务的杨进兴等人,爬上了稽查处的汽车,然后急匆匆地向成都方向逃窜而去……

    二、解放到来,杨进兴“不知所踪”

    杨进兴逃跑的第二天,重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解放。

    随即,大范围清查国民党特务的工作也快速展开了。

    "(重庆解放)

    听到热心村民的邀请,那男子明显心动了。

    但是,在这几千名特务中,公安人员却始终没有发现杨进兴的身影。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杨进兴不可能跟随蒋介石去台湾。

    按照徐远举、周养浩等人提供的线索,公安人员遍查了杨进兴可能藏匿的地方,但始终没有任何收获。

    公安人员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大面积追击国民党特务的时候,四川南充县青居乡馨盘和平三村的三个村民,遇到了四个看起来奇奇怪怪的人。

    "(周养浩)

    这四个人,是两男两女。最前面走着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正常身高,就是那凶狠的眼神和满脸的横肉格外引人注意。

    他的身上,还穿着一件黄呢子大衣,手腕上更是带着一块颇能彰显身份的外国游泳表。

    男人的身边,还有一位穿着红色大衣、烫着一头“大波浪”的女人。

    而在他们的身后,有一个年龄更小的年轻人,怀里还抱着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儿。

    戴着游泳表的那个男子,远远地看到了几位村民,马上大声地吆喝:“嗨,抬滑竿的‘丘二’!”

    “丘二”是四川方言里,对帮工等劳动人民的称呼。

    只剩下那男子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女人,跟着村民回家讨饭吃。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请你们把我老婆、女儿抬到永安场。

    村民淳朴,慨然应允。

    到了永安场,到处都是国民党残兵败逃的身影,男子一行人根本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一路走来,他们又都饥肠辘辘的,于是其中一位叫做滕明清的村民就提议说:“到我家煮稀饭吃,吃个热络”。

    听到热心村民的邀请,那男子明显心动了。

    他回头跟那个年轻男人嘀咕了几句,然后年轻男人就一个人离开了。

    只剩下那男子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女人,跟着村民回家讨饭吃。

    到了滕明清家之后,滕明清马上吩咐妻子为这几个客人准备饭菜。

    不一会儿,一顿家常饭就做好了。

    那男子带着老婆孩子,坐在饭桌前吃得狼吞虎咽的,好像多长时间没吃过饭一样。

    在吃饭的过程中,男子主动介绍起了自己的身世。

    据他自己说,他叫杨大发,本是四川省广安县人氏。六岁那年,天降大祸,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了。

    从那以后,杨大发就四处流浪,到江苏当过放牛娃,到浙江、重庆做过生意。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个老婆叫做田徳俊,日子才算是安稳了下来。

    屈指算来,杨大发也已经离家二十来年了,他和妻子就想着回到老家安安稳稳地渡过余生。谁知,到了半路上,又遇到了土匪,把他们的家当全部抢去了……

    "(放牛娃)

    说到这里,杨大发悲从中来,开始放声大哭。

    滕明清赶紧安慰了几句,杨大发瞅准时机,向滕明清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能不能在滕家暂住几天。

    说着,还要拿钱付给滕明清当作房租。

    滕明清眼见这个叫做杨大发的男人经历如此坎坷,如今还拖家带口的,他也不忍心拒绝杨大发的要求。

    于是,杨大发一家就在滕家暂住了下来。

    第二天,杨大发又交给滕明清两块银元,请他买些酒肉,再叫上保长、甲长等村里比较有名望的人,他杨大发今天要请客!

    "(一桌酒菜)

    不一会儿,滕明清就按照杨大发的要求置办妥当了。

    酒席中间,杨大发又涕泗横流地把自己的“不幸”经历讲述了一遍。

    悲剧往往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酒桌上的几个人被杨大发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他们开始劝说杨大发:

    如今世道并不安稳,何不在我们村里暂住一些日子,以后再做打算?

    这个建议正中杨大发的下怀,马上答应了下来。

    本文开头也说到了,这杨大发其实就是杨进兴。原来啊,杨进兴那天执行完屠杀任务之后,就一路逃到了成都。

    到了成都的第二天,杨进兴就见到了自己的老上司徐远举。

    徐远举给了他1165块(一说165块)银元作为活动经费,要求他潜伏下来打游击,好准备着国民党“卷土重来“的时候,行里应外合之事。

    "(徐远举)

    杨进兴得了徐远举的命令,又从成都警备司令部拿到了通行证和与特务接头的介绍信,然后就带领着其余17个人一起往川北华蓥山逃去了。

    谁知,走到半道儿,他们乘坐的汽车抛锚了。

    就在这时,他们又遇到了一伙溃兵,从溃兵的嘴里听说解放军已经打了过来。

    这下子,这群人也不执行什么任务了,更不会听杨进兴的指挥了,吓得赶紧四散逃命去了。

    杨进兴成了光杆司令,但他依旧很“坚持”,带着妻子继续朝着华蓥山的方向走去。

    等到了南充的时候,杨进兴才发现,解放军已经进入了南充。

    恶贯满盈的他深怕被共产党发现了,于是慌忙往偏僻的地方逃去。

    这一逃,就来到了南充县青居乡的烟山脚下,如此才有了杨进兴改名杨大发、就地潜伏的故事。

    "(徐远举)

    他到处演说自己编造的悲惨的人生经历,对别人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为了能够在村子里面扎下根来,杨进兴花了20个银元,佃了一户村民的两亩土地来耕种。

    随后,他还跟村里姓杨的人家认了本家,更是给女儿和妻子认了一门干亲家和娘家亲。

    如此一来,杨进兴就真正在这个没有人知道他真实身份的小山村里,落下户来了。

    平常的生活中,杨进兴的表现非常积极。

    每逢村里要开会了,杨进兴总是到得最勤快的那一个,而且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缺席。

    "(耕地)

    划分成分的时候,还只能佃别人土地的杨进兴自然被划为了贫民。

    后来,基层建立了贫民协会,杨进兴就更加积极了。

    他到处演说自己编造的悲惨的人生经历,对别人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不得不说,杨进兴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每次回首往昔的时候,他都能声泪俱下,让别人深有感触。

    当然,杨进兴的表现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由于他在“斗地主”的过程中表现良好,所以被分拨了四斗粮食。他转手就将其中的一半儿捐给了贫民协会,此举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除此之外,杨进兴还在互助组里主动承担最苦最累的劳动,因而被评为“模范互助组组长”;乡里修公路的时候,他更是跑在了众人的前面,被评为了“筑路模范”。

    "(互助组)

    由于杨进兴平日里良好的表现,他于1951年1月,被当选为城北乡三村贫协主席。

    杨进兴所做的这一切,当然不是因为他真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而是他想要以善良的外表,来掩饰自己肮脏的内心,好掩盖曾经的罪责。

    从贫民到模范再到贫协主席,杨进兴的目的看起来确实是达到了。

    他仿佛已经顺利地从白公馆里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变成了受人尊敬的淳朴农民。

    然而,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杨进兴可能也没有想到,他苦心掩藏的身份,竟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彻底暴露……

    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1953年8月,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着第一次普选的准备工作。就在此时,青居区的普选办公室发现了一个问题:

    村民杨大发自称祖籍是广安县的,但是当他们去信给广安县调查此人的时候,却没有查到任何信息。

    "(新中国第一次普选)

    相关负责人感觉此事颇有疑点,于是便立马上报。

    南充市公安局接到消息以后,马上派出了一个副股长和一名侦查员,乔装成县普选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入杨进兴所在的村子里,展开秘密的调查。

    副股长带着侦查员在村子里调查了三个多月,收集到了非常多的疑点。比如,有人说:“杨大发刚到烟山时,手腕上戴的是名贵手表,用钱出手阔绰大方”。

    还有人反映,过年的时候,杨大发主动来约他去华蓥山烧香,谁知走到半道,杨大发却突然劝他回去,要自己一个人去上香。

    更反常的是,杨大发上了一次香,竟然用了几天的时间才返回村子里。

    ……

    "(华蓥山)

    根据村民提供的种种疑点,公安部门认为,在这个看似普通的贫民背后,一定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相关情况很快就被反映到了四川省公安厅,他们研究之后,决定一定要对此人展开更为详细深入的调查。

    根据公安厅的指示,地区公安处处长和县公安局局长亲自出来主持具体工作,并派遣了一个由八个人组成的专案组,以各种合理身份为掩护,对杨大发展开了进一步的调查。

    专案组成员每日与村民接触,很快获得了大量的有用资料。

    其中,有一件事,引起了专案组的高度重视。

    杨大发的邻居胡德清报告说,有一天,他听到杨大发夫妻两人在吵架。

    当时,杨大发的妻子田徳俊把包谷掰了吃,被杨大发发现此事以后,他立即破口大骂。

    "(包谷)

    看着杨大发那怒气冲冲的样子,田徳俊毫不示弱,回怼到:“你凶啥、你恶啥,把你的历史交代一下。人民政府到处都在捉特务,你敢不敢到乡上去说?”

    田徳俊说完这句话以后,杨大发立马就像泄了气儿的皮球,再也不敢说一句话了。

    田德俊愤怒之下的威胁和杨大发面对威胁的反应,让具有多年办案经验的专案组成员感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不久,一个邮政代办员就向专案组反映说,1952年年底,杨大发曾经给住在重庆的田德俊的娘家人寄去了一封信。

    从田德俊的娘家人入手,或许是个突破口。于是,专案组马上派出侦查员到田德俊的老家调查。

    "(建国初期的警察)

    几经辗转之后,侦查员找到了田德俊的母亲田映贞。

    根据田映贞的交代,田德俊结过好几次婚,最后改嫁给了“在大澳沟国民政府做事的杨大发”。

    田映贞反映的情况似乎与现实是相符的,而且也只能证明杨大发曾经给国民政府做事。

    至于做的是什么事,为人做派怎么样,田映贞倒是一无所知。

    不过,这也至少说明了:杨大发的真实身份的确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根据专案组从各方查找来的这些线索,南充地区、县公安部门于1953年底正式将杨大发作为潜伏特务的重大嫌疑人立案侦查!

    正式立案之后,办案人员觉得,最好的突破口还得放在田德俊以及认识田德俊的人的身上。

    于是,几名公安同志再次不辞辛劳地前往重庆调查。

    "(今日重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民警坚持不懈地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叫做雷开云的人。

    这个人在解放以前曾经在田映贞的家里帮工多年,因而对她们娘俩的情况非常熟悉。

    面对民警的询问,雷开云这么说:“田德俊最后嫁的这个男人叫杨进兴,听说在重庆卫戍司令部做过事。据说他腰别手枪,拿着铁拷到处捉人”。

    对于杨进兴这个名字,公安人员是太熟悉了!

    解放以后,他们苦苦寻找了多少年,都没有这个大刽子手的消息,原来竟是改名换姓、藏匿于这小小的山村之中了吗?

    得知杨大发可能就是杨进兴以后,民警非常兴奋。但是他们也明白,要想正式逮捕杨大发,还要获得更为确切的证据。

    照片!如果能拿到杨大发的照片,然后给那些已经被捕的特务们辨认,就一定能确定杨大发到底是不是杨进兴。

    "(杨进兴)

    但是杨大发平时非常谨慎,贸然要求他拍照,可能会打草惊蛇、弄巧成拙。

    最终,有关同志决定以杨大发所在的青林社被评上了全区先进合作社为借口,让社长出面要求全社人拍一张集体照,好参加县上的劳模大会。

    社长下了死命令,所有社员必须参加!杨大发夫妇没有办法,只好拍了这张集体照。

    拿到照片之后,警察马上开展了辨认工作。谁知,徐远举与周养浩竟然说自己不认识此人。

    幸运的是,以前“中美合作所”的老炊事员等人看到照片以后,肯定地说:他就是杨进兴。

    案情发展到这一步,公安部门已经掌握了充足而确切的证据,可以抓捕杨大发了。

    1955年6月16日,公安局派出了四位同志,来到了南充县青居场六区的区公所,定下了抓捕杨大发的妙计。

    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杨进兴服罪后的报道)

    眼见杨进兴摔倒在地,四位警察连忙冲了进来,并用手枪对准了他的脑袋。直到此时,杨进兴还试图抗争:“你们凭......凭什么抓我?”

    听到他的抗议,一位警察问道:“黄显声将军的游泳表呢?”

    杨进兴慌乱之中,几乎失去了思考能力,脱口而出道:“我,我卖了!”说完之后才察觉到了不对,立马改口说:“不,我不是,我是杨大发......”

    可是,落入法网之中的杨进兴的狡辩,不过是一场滑稽的表演罢了。除了能够引人发笑之外,毫无用处。

    杨进兴被抓的第二天晚上,重庆市公安局就对他进行了审讯。七个小时以后,他将自己曾经的那些罪恶全部招了出来。

    至此,萦绕在公安人员心头的一件大案终于尘埃落定,许许多多被杨进兴杀害的英灵,也终于得到了告慰......

    "(如今的重庆市公安局)

    结语:

    自1940年参加军统以来,杨进兴的手上就沾满了革命志士的鲜血。其残忍的杀人手法,甚至施加在了懵懂顽童的身上,可谓是令人发指!

    解放以后,杨进兴还想继续为虎作伥,成为了国民党的潜伏特务。从那以后,特务杨进兴摇身一变成为了贫农杨大发。

    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的新身份,杨进兴费尽心思,几乎瞒过了所有人。

    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次普选调查、一场看似不起眼的夫妻拌嘴,都成为了揭开杨大发真实面目的“利器”。

    "

    在公安人员坚持不懈的抽丝剥茧之下,杨进兴终于迎来了他该有的下场:1958年5月16日,杨进兴被押到了审判大会之上,在无数民众的见证下,他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任何敢于伤害民众的败类,终将接受人民的审判。这正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参考文献:

    胡昭裕,孙曙,刘邦琨.杨进兴:杀害杨虎城将军的杀手[j].纪实,(第6期)

    胡昭裕.渣滓洞刽子手杨进兴落网记[j].炎黄春秋,1997,(第2期).

    刘邦琨.杀害杨虎城将军的凶手杨进兴落网记[j].党史天地,2001,(第12期).

    胡昭裕.白公馆看守所看守长──杨进兴落网记[j].党的生活,1997,(第6期).

    何承亨,巴民.“白公馆看守长”的末日——杀害杨虎城将军的凶手杨进兴落网记[j].公安月刊,2003,(第17期).

    李毅.杀害杨虎城将军的凶手落网记[j].档案时空,2003,(第5期).

    肖荣华.重庆集中营“四大杀手”落网记[j].报刊荟萃,2014,(第5期).

    孙曙.白公馆看守长杨进兴落网记[j].纵横,1993,(第2期).

    刘邦琨.缉捕杀害杨虎城将军的凶手[j].四川统一战线,2004,(第c2期).

    边芸编著. 喋血刀锋:民国杀手的人生沉浮. 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8.07.

    罗学蓬著. 红岩密档 b类(敌特、叛徒类)档案解密.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07.


    编辑:孤

    责编:thalia

    恐怖片民国密档之无面杀手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民国密档之无面杀手高清剧照,民国密档之无面杀手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