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
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春节至今,过油腻的朋友想必不在少数。
有些人已经重新上路,更多的人在掰指头算还剩下几天假期。
无论还剩下几天假,日日是好日,日日不应虚度。
今天三哥推荐几部好看的恐怖电影,给大家降油去火。
「电锯惊魂」系列 制片地区:美国 上榜原因:最有情节的blood惊悚片
第一部选择《电锯惊魂》,并非偶然。
因为其经典到无以复制。
从《电锯惊魂8:竖锯》开始安利的朋友,是时候把第一部找出来了。
要看懂《电锯》,不仅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坚不可摧的心理素质。
想象一下,如若你被铁面具罩住头,而钥匙在旁边一个被麻醉的大活人肚子里,要么开膛破肚取钥匙,要么面具爆炸……
怎么选?
诸多的“非常规危机”选择题,命题人正是竖锯老爷爷。在温子仁的操刀下,《电锯》不以吓人为目的,不以恐怖为结果,不以惊悚为噱头。
却几乎缔造了一个恐怖片的不老神话。
时至今日,《电锯惊魂》第一部还在豆瓣top250稳坐一席。
相信我,观影过程如同坐山车一般,你要面对的,不是一惊一乍的低级手段,而是恐怖的蔓延和滋长。
血腥之于,你还要动脑去思考人物动机和线索之间的关系,解构导演融入电影中的悬念。
倘若再加上对精巧机构的细节,那《电锯惊魂》可以称得上一部恐怖盛宴了。
不要问我结局。
我太嫩了…结局太妙了。
「幻影凶间1408」 制片地区:美国 上榜原因:给“宅”另一层味道
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宅是大多数人的关键词。
这部《幻影凶间1408》,专为宅而生。
原著依然是恐怖大师斯蒂芬·金。
讲述了一个恐怖小说家,来到一所旅店声名斐然的凶间中寻求素材,费尽周折却无法逃离这个小小房间的故事。
在幽闭恐怖片中,《幻影凶间1408》可能不是最好,但却是最适合在春节期间观看的恐怖片。
除了“宅”,电影的主题其实是亲情,而画面经典的运镜和富有层次的质感,又有一种上古时期文艺大咖舞台剧的风范。
让你痴迷画面美感的同时,恐怖一把。
幽闭空间中,男主约翰·库萨克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整部电影。
从傲慢,到惶恐,到绝望,最后到平静,仿佛一小时经历人生百味。
没有拙劣的电脑特技,没有丑陋的妖魔鬼怪,唯一出现的鬼影还有一种莫名的独特感。
随着父女温情的加持,电影的恐怖感在最后被更高级的主张所代替。
友情提醒你:再不看,马上就要上班(学)了。
「恶魔的艺术」系列 制片地区:泰国 上榜原因:泰国恐怖减肥必备
拿捏再三,第三部还是上这部《恶魔的艺术》,
如果对系列电影兴趣不大,建议可以看看第二部《降头》。
讲真,我对泰国恐怖片另眼相看就是从这个系列开始的。
不仅仅因为口味重。
在传统恐怖电影中,《降头》把业报宿命的因果循环故事,讲得头头是道,构筑的真实让人幸信服。似乎这些东西真的就是现实中悄然发生。
同时,它又很“现代”,因为在精致传统故事时,
借助“蛊”毒,插入了很多blood元素,几乎满足了所有对恐怖片有偏好的人群口味。
高潮和结尾更是一波三折,反转不断,悬疑氛围也相当精彩。
如果这几天吃得有点撑,想借电影抑制食欲,达到减肥效果。
这部电影,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你熟睡」 制片地区:西班牙 上榜原因:赖床者的终极解药
解决了吃,自然还要解决睡的问题。
西班牙向以小成本悬疑惊悚电影著称,如同聊斋,讲一个故事的同时也讲一个道理。这部小成本制作讲的道理足以让很多人改改赖床的毛病。
影片讲述了一个油腻中年男人,每天晚上都会潜入美女护士的家中,用药物让他处于深深的睡眠里。
倘若你觉得这不过是一部岛国羞羞片为剧情模板的轻浮电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本着不剧透的原则,剧情就不在多说,大家自己欣赏,
但“枕边有眼”,不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细思极恐的问题。
想想,你有没有半夜无法呼吸的时候,你有没有转身似乎有人在背后盯着你的错觉,你有没有做着噩梦怎么醒就是醒不来……
《当你熟睡》不仅仅像你抛出这些问题,
也让这些问题和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你不得不刻意窥探,自己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变态”。
底层生活的男主,将轻微的变态心理展现到极致——他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如果要寻找姊妹篇,前不久额cult片《楼下的房客》,似乎是同一个类型。
只不过,一个偏血浆,一个偏悬疑。
甚至还有最精彩的桥段,男主不慎在女主床上吸入自己的迷药,而后……
一定要这记着,
每天睡懒觉,切不可大意。
「活埋」 制片地区:法国/西班牙/美国 上榜原因:电影中的极限运动
死侍主演。
这部电影,就被称为影史上的极限运动——全程只有一口棺材,一个人,一个打火机,一把小刀,一个手机。
这是一种怎样的境遇?
如果看过前不久的《妖猫传》,就应该可以知道,这次死侍遭遇的窘境,和杨贵妃无二——被活埋。
豆瓣上被顶的最高的一条评论,深得我心——
从来没有如此少的演员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以如此可怜的道具折磨着如此多的观众。
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不便多说,这会让观影乐趣大打折扣,
不过,这部片至少可以告诉春节假期中的我们,
不管怎么玩儿,千万不能玩儿过火。
「致命id」 制片地区:美国 上榜原因: 十个亲戚互相残杀不到最后不见真凶
过年走亲戚,七大姑八大姨都要拜到
而这部惊悚片中的十个人,却个个都是“亲戚”。
亲到什么程度——他们甚至是一个人。
《致命id》应该是改编人格分裂作品《24个比利》中最好,也是最成功的一部电影。
电影本身的故事就极富悬疑惊悚色彩:风雨夜,十个人被困在一家旅馆,交通阻隔,通讯中断。
人们开始一个接一个死去,而每次死去一个人,都会按顺序留下一个门牌号码。
电影的运镜十分考究,几乎没有无用的镜头,每一个镜头,每一次蒙太奇,都可以从后面的剧情中找到出口。
《致命id》也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几部几乎没有逻辑bug漏洞的惊悚电影。
一方面,这取决于导演巧妙的处理手法,他将罪犯本身的十个人格放在了假想环境中,这让几处推理不足的地方找到了足以让观众信服的由头。
另一方面,一个旅店,寓意为罪犯的心,十个人格的缠斗和死亡,是罪犯自己的内心活动。
一虚一实,虽然有时候让观众感觉云里雾里,但扎实而考究的编剧功底,始终没有脱开房屋和现实中人的关系,
这让影片的悬疑色彩更加浓重,不知不觉还掺入了导演关于人性和人格的思辨色彩。
如果你喜欢悬疑类的惊悚电影,这部《致命id》即使看过,也绝对值得二刷三刷。
「焦虑」 制片地区:奥地利 上榜原因:给发际线致以亲切问候
当大姐大叔,大妈大婶问起你工资多少,车房有没,对象多大,奖金多少,不知道你心情如何。
三哥贴心地为你找到一部能完全表达你心情的电影——《焦虑》。
电影本身的故事并不新颖——一个有童年被虐待阴影的杀人犯,在出狱后来到小山村,以虐待一家人为乐的故事。
这部电影之所以上榜,除了符合我们的心境,还因为其出色拍摄手法,让电影本身的惊悚氛围,营造得出神入化。
整部电影采用诡异的第一人称拍摄,并且贯穿整个谋杀和施虐过程,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挣扎感。
厉害的是,导演并非仅仅运用单纯的第一人称,他几乎用到了所有电影拍摄中能用到的运镜调度手法,来给影片增色。
远景,客观,真实。
近景,客观性心理反应。
大特写,极度主观的人物心理状态。
导演用镜头的张力,完全诠释了犯罪者的人物动机。
将主角的心理图景,用工笔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在焦虑情绪不断升级的同时,电影感染力达到了教科书的级别。
简直就是一部实景vr惊悚电影。
只不过你不需要带着傻乎乎的vr眼镜罢了。
「爱的对象」 制片地区:美国 上榜原因:真假娃娃的爱情故事
情人节恰逢农历新年,被虐的单身狗坐不住了。
作为一只资深单身狗,时光以这部《爱的对象》,给出血泪控诉。
别看海报充满香艳气息,电影其实属于一种并不常见的电影类型——爱情恐怖片。
甚至剧情,也是脑洞大开。
一位作家,与一个解剖结构精巧的硅树脂材料的性欲玩偶(也就是充气娃娃的升级版)nikki发生了关系,
这之后,他从一个邋遢作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恰巧此时,女同事丽萨被他的浪漫气质所吸引,穷追不舍。
一边是娃娃,一边是鲜活真实的美女,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而我们的男主,本着不作不死的性格,偏偏在意识深处陷入了一种不正常的三角关系中,故事从此开始变得有趣。
《爱的对象》经典之处,就在于将爱情喜剧和惊悚恐怖相结合,反而炖成了一锅有滋有味的杂烩料理。
虽然通过音乐和运镜营造的恐怖压抑氛围很常见,但因为题材本身的独特性,让电影有了一种不品尝不快乐的奇怪质感。
这也是为什么仅有300人观看,可豆瓣评分却高达7.2的原因。
在满足成年人猎奇心理需求的同时,《爱的对象》也对那些动不动就发图虐狗,甚至杀狗的情侣们,提出血泪控诉,
同时,为我们单身狗给出了解决办法的捷径——
你若再虐我,别怪我给你邮娃娃,还是硅树脂材料的那种!
「中邪」 制片地区:中国 上榜原因:最接地气的中国恐怖故事
离开大城市,回到小山村,亿万中国人跟《中邪》一样,在每年这个时候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来到最初生长的地方。
传统恐怖的丰沃土壤,其实本就在农村。
之前提到的泰国《降头》,《中邪》也是类似的故事。
却因为小成本,纪录片式的镜头和真实诡异的农村恐怖质感,抓住了观众的心。
如果你跟我一样,回农村过年,这部《中邪》一定要看。
同时,《中邪》也用实际行动告诉着中国恐怖片——
好的恐怖电影,从来都不是靠资本砸出来的。
「咒怨」系列 制片地区:日本 上榜原因:恐怖片中最有名的熊孩子
恐怖电影中有很多出名的熊孩子,《咒怨》中的小孩佐伯俊雄无疑就是。
海报中大大的熊猫眼看着还有几分萌萌哒——
电影中的俊雄,却是个真真正正的熊孩子,还是动不动就要命的那种。
《咒怨》是日本恐怖的代表作,几乎跟《午夜凶铃》达到了相同的历史高度。
在叙事上,也突出了东方恐怖故事的阴森诡异——
《咒怨》中的叙事手法,大多按照主人公来安排,类似于日本电影中的各种怪谈,将许多短小精悍的故事组合在一起,真实而富有禅机。
这一点,也是欧美系恐怖片无法学习到的,美版《咒怨》的索然无味,就是这个原因。
同时,《咒怨》弱化了恐怖片中的逻辑思维,将因果溯源和人物动机回归到伦理上来,几乎以一己之力,将东方神秘主义的恐怖发扬光大。
春节至今,过油腻的朋友想必不在少数。
有些人已经重新上路,更多的人在掰指头算还剩下几天假期。
无论还剩下几天假,日日是好日,日日不应虚度。
今天三哥推荐几部好看的恐怖电影,给大家降油去火。
「电锯惊魂」系列 制片地区:美国 上榜原因:最有情节的blood惊悚片
第一部选择《电锯惊魂》,并非偶然。
因为其经典到无以复制。
从《电锯惊魂8:竖锯》开始安利的朋友,是时候把第一部找出来了。
要看懂《电锯》,不仅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坚不可摧的心理素质。
想象一下,如若你被铁面具罩住头,而钥匙在旁边一个被麻醉的大活人肚子里,要么开膛破肚取钥匙,要么面具爆炸……
怎么选?
诸多的“非常规危机”选择题,命题人正是竖锯老爷爷。在温子仁的操刀下,《电锯》不以吓人为目的,不以恐怖为结果,不以惊悚为噱头。
却几乎缔造了一个恐怖片的不老神话。
时至今日,《电锯惊魂》第一部还在豆瓣top250稳坐一席。
相信我,观影过程如同坐山车一般,你要面对的,不是一惊一乍的低级手段,而是恐怖的蔓延和滋长。
血腥之于,你还要动脑去思考人物动机和线索之间的关系,解构导演融入电影中的悬念。
倘若再加上对精巧机构的细节,那《电锯惊魂》可以称得上一部恐怖盛宴了。
不要问我结局。
我太嫩了…结局太妙了。
「幻影凶间1408」 制片地区:美国 上榜原因:给“宅”另一层味道
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宅是大多数人的关键词。
这部《幻影凶间1408》,专为宅而生。
原著依然是恐怖大师斯蒂芬·金。
讲述了一个恐怖小说家,来到一所旅店声名斐然的凶间中寻求素材,费尽周折却无法逃离这个小小房间的故事。
在幽闭恐怖片中,《幻影凶间1408》可能不是最好,但却是最适合在春节期间观看的恐怖片。
除了“宅”,电影的主题其实是亲情,而画面经典的运镜和富有层次的质感,又有一种上古时期文艺大咖舞台剧的风范。
让你痴迷画面美感的同时,恐怖一把。
幽闭空间中,男主约翰·库萨克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整部电影。
从傲慢,到惶恐,到绝望,最后到平静,仿佛一小时经历人生百味。
没有拙劣的电脑特技,没有丑陋的妖魔鬼怪,唯一出现的鬼影还有一种莫名的独特感。
随着父女温情的加持,电影的恐怖感在最后被更高级的主张所代替。
友情提醒你:再不看,马上就要上班(学)了。
「恶魔的艺术」系列 制片地区:泰国 上榜原因:泰国恐怖减肥必备
拿捏再三,第三部还是上这部《恶魔的艺术》,
如果对系列电影兴趣不大,建议可以看看第二部《降头》。
讲真,我对泰国恐怖片另眼相看就是从这个系列开始的。
不仅仅因为口味重。
在传统恐怖电影中,《降头》把业报宿命的因果循环故事,讲得头头是道,构筑的真实让人幸信服。似乎这些东西真的就是现实中悄然发生。
同时,它又很“现代”,因为在精致传统故事时,
借助“蛊”毒,插入了很多blood元素,几乎满足了所有对恐怖片有偏好的人群口味。
高潮和结尾更是一波三折,反转不断,悬疑氛围也相当精彩。
如果这几天吃得有点撑,想借电影抑制食欲,达到减肥效果。
这部电影,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你熟睡」 制片地区:西班牙 上榜原因:赖床者的终极解药
解决了吃,自然还要解决睡的问题。
西班牙向以小成本悬疑惊悚电影著称,如同聊斋,讲一个故事的同时也讲一个道理。这部小成本制作讲的道理足以让很多人改改赖床的毛病。
影片讲述了一个油腻中年男人,每天晚上都会潜入美女护士的家中,用药物让他处于深深的睡眠里。
倘若你觉得这不过是一部岛国羞羞片为剧情模板的轻浮电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本着不剧透的原则,剧情就不在多说,大家自己欣赏,
但“枕边有眼”,不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细思极恐的问题。
想想,你有没有半夜无法呼吸的时候,你有没有转身似乎有人在背后盯着你的错觉,你有没有做着噩梦怎么醒就是醒不来……
《当你熟睡》不仅仅像你抛出这些问题,
也让这些问题和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你不得不刻意窥探,自己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变态”。
底层生活的男主,将轻微的变态心理展现到极致——他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如果要寻找姊妹篇,前不久额cult片《楼下的房客》,似乎是同一个类型。
只不过,一个偏血浆,一个偏悬疑。
甚至还有最精彩的桥段,男主不慎在女主床上吸入自己的迷药,而后……
一定要这记着,
每天睡懒觉,切不可大意。
「活埋」 制片地区:法国/西班牙/美国 上榜原因:电影中的极限运动
死侍主演。
这部电影,就被称为影史上的极限运动——全程只有一口棺材,一个人,一个打火机,一把小刀,一个手机。
这是一种怎样的境遇?
如果看过前不久的《妖猫传》,就应该可以知道,这次死侍遭遇的窘境,和杨贵妃无二——被活埋。
豆瓣上被顶的最高的一条评论,深得我心——
从来没有如此少的演员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以如此可怜的道具折磨着如此多的观众。
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不便多说,这会让观影乐趣大打折扣,
不过,这部片至少可以告诉春节假期中的我们,
不管怎么玩儿,千万不能玩儿过火。
「致命id」 制片地区:美国 上榜原因: 十个亲戚互相残杀不到最后不见真凶
过年走亲戚,七大姑八大姨都要拜到
而这部惊悚片中的十个人,却个个都是“亲戚”。
亲到什么程度——他们甚至是一个人。
《致命id》应该是改编人格分裂作品《24个比利》中最好,也是最成功的一部电影。
电影本身的故事就极富悬疑惊悚色彩:风雨夜,十个人被困在一家旅馆,交通阻隔,通讯中断。
人们开始一个接一个死去,而每次死去一个人,都会按顺序留下一个门牌号码。
电影的运镜十分考究,几乎没有无用的镜头,每一个镜头,每一次蒙太奇,都可以从后面的剧情中找到出口。
《致命id》也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几部几乎没有逻辑bug漏洞的惊悚电影。
一方面,这取决于导演巧妙的处理手法,他将罪犯本身的十个人格放在了假想环境中,这让几处推理不足的地方找到了足以让观众信服的由头。
另一方面,一个旅店,寓意为罪犯的心,十个人格的缠斗和死亡,是罪犯自己的内心活动。
一虚一实,虽然有时候让观众感觉云里雾里,但扎实而考究的编剧功底,始终没有脱开房屋和现实中人的关系,
这让影片的悬疑色彩更加浓重,不知不觉还掺入了导演关于人性和人格的思辨色彩。
如果你喜欢悬疑类的惊悚电影,这部《致命id》即使看过,也绝对值得二刷三刷。
「焦虑」 制片地区:奥地利 上榜原因:给发际线致以亲切问候
当大姐大叔,大妈大婶问起你工资多少,车房有没,对象多大,奖金多少,不知道你心情如何。
三哥贴心地为你找到一部能完全表达你心情的电影——《焦虑》。
电影本身的故事并不新颖——一个有童年被虐待阴影的杀人犯,在出狱后来到小山村,以虐待一家人为乐的故事。
这部电影之所以上榜,除了符合我们的心境,还因为其出色拍摄手法,让电影本身的惊悚氛围,营造得出神入化。
整部电影采用诡异的第一人称拍摄,并且贯穿整个谋杀和施虐过程,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挣扎感。
厉害的是,导演并非仅仅运用单纯的第一人称,他几乎用到了所有电影拍摄中能用到的运镜调度手法,来给影片增色。
远景,客观,真实。
近景,客观性心理反应。
大特写,极度主观的人物心理状态。
导演用镜头的张力,完全诠释了犯罪者的人物动机。
将主角的心理图景,用工笔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在焦虑情绪不断升级的同时,电影感染力达到了教科书的级别。
简直就是一部实景vr惊悚电影。
只不过你不需要带着傻乎乎的vr眼镜罢了。
「爱的对象」 制片地区:美国 上榜原因:真假娃娃的爱情故事
情人节恰逢农历新年,被虐的单身狗坐不住了。
作为一只资深单身狗,时光以这部《爱的对象》,给出血泪控诉。
别看海报充满香艳气息,电影其实属于一种并不常见的电影类型——爱情恐怖片。
甚至剧情,也是脑洞大开。
一位作家,与一个解剖结构精巧的硅树脂材料的性欲玩偶(也就是充气娃娃的升级版)nikki发生了关系,
这之后,他从一个邋遢作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恰巧此时,女同事丽萨被他的浪漫气质所吸引,穷追不舍。
一边是娃娃,一边是鲜活真实的美女,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而我们的男主,本着不作不死的性格,偏偏在意识深处陷入了一种不正常的三角关系中,故事从此开始变得有趣。
《爱的对象》经典之处,就在于将爱情喜剧和惊悚恐怖相结合,反而炖成了一锅有滋有味的杂烩料理。
虽然通过音乐和运镜营造的恐怖压抑氛围很常见,但因为题材本身的独特性,让电影有了一种不品尝不快乐的奇怪质感。
这也是为什么仅有300人观看,可豆瓣评分却高达7.2的原因。
在满足成年人猎奇心理需求的同时,《爱的对象》也对那些动不动就发图虐狗,甚至杀狗的情侣们,提出血泪控诉,
同时,为我们单身狗给出了解决办法的捷径——
你若再虐我,别怪我给你邮娃娃,还是硅树脂材料的那种!
「中邪」 制片地区:中国 上榜原因:最接地气的中国恐怖故事
离开大城市,回到小山村,亿万中国人跟《中邪》一样,在每年这个时候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来到最初生长的地方。
传统恐怖的丰沃土壤,其实本就在农村。
之前提到的泰国《降头》,《中邪》也是类似的故事。
却因为小成本,纪录片式的镜头和真实诡异的农村恐怖质感,抓住了观众的心。
如果你跟我一样,回农村过年,这部《中邪》一定要看。
同时,《中邪》也用实际行动告诉着中国恐怖片——
好的恐怖电影,从来都不是靠资本砸出来的。
「咒怨」系列 制片地区:日本 上榜原因:恐怖片中最有名的熊孩子
恐怖电影中有很多出名的熊孩子,《咒怨》中的小孩佐伯俊雄无疑就是。
海报中大大的熊猫眼看着还有几分萌萌哒——
电影中的俊雄,却是个真真正正的熊孩子,还是动不动就要命的那种。
《咒怨》是日本恐怖的代表作,几乎跟《午夜凶铃》达到了相同的历史高度。
在叙事上,也突出了东方恐怖故事的阴森诡异——
《咒怨》中的叙事手法,大多按照主人公来安排,类似于日本电影中的各种怪谈,将许多短小精悍的故事组合在一起,真实而富有禅机。
这一点,也是欧美系恐怖片无法学习到的,美版《咒怨》的索然无味,就是这个原因。
同时,《咒怨》弱化了恐怖片中的逻辑思维,将因果溯源和人物动机回归到伦理上来,几乎以一己之力,将东方神秘主义的恐怖发扬光大。
不夸张地说,如果喜欢质朴的东方恐怖,《咒怨》《午夜凶铃》《山村老尸》这些,依然是首选。
假期即将结束,那些可惜时光的朋友千万别忧郁。
只要守得心中的一片闲田,到哪儿都是假期。
不是鸡汤,是真实的感受。
不夸张地说,如果喜欢质朴的东方恐怖,《咒怨》《午夜凶铃》《山村老尸》这些,依然是首选。
假期即将结束,那些可惜时光的朋友千万别忧郁。
只要守得心中的一片闲田,到哪儿都是假期。
不是鸡汤,是真实的感受。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