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旧闻新知作者:文教幽默智库
捡漏,就是以很少的金钱买到超值的古董文物。通俗的说,就是占到大便宜。刘铭传才是千古捡漏第一人,不出分文得到重量级国宝。
说起刘铭传,在晚清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洋务运动的重要骨干,台湾首任巡抚,是推动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
1864年5月,一天夜晚,常州太平军王府里,但是现在改换主人了,刘铭传已经攻陷常州,成了王府的新主人。
他在苏南的战事一帆风顺,此时心情很好,正在灯下读书,轻轻的时断时续的金属撞击声,在寂静的夜里时时响起,似乎是在院子里。如果是一般的粗心将军,也就不会当回事,但是刘铭传胆大心细,提灯前去查看究竟,他找啊找啊,原来是战马的笼头铁环和马槽碰撞发出的,这是什么马槽?
刘铭传用手搬了一下,居然搬不动,他又仔细看看,马槽四周还有密密麻麻的花纹。这是什么玩意呢?刘铭传也不知道,但是他感觉这是一件宝物,就派人秘密送回合肥老家。
1871年,刘铭传辞职闲居,就请人研究这个宝贝,认出该盘的来历,原来它来自2800多年前的周朝,是一件国宝,后人称之为虢季子白盘。
(这就是虢季子白盘,还真像个马槽)
还有一些事刘铭传那时不知道,道光年间,常州一人任陕西县令,在一户农家发现这个马槽,都把国宝做马槽呢。后来退休就带回老家常州,太平军攻下常州,国宝被太平军将军得到,刘铭传打下常州,士兵也拿它喂马,细心的刘铭传得到了。岂止天意,也是人为吧。
刘铭传专门修了亭子,取名“盘亭”,于是名声大噪,光绪的老师翁同龢要购买宝盘,并在慈禧面前告状,刘铭传也通过李鸿章上奏慈禧,以后才无人想入非非。
刘铭传去世后,国宝命运多舛,几经抢夺,还差点被外国侵略者弄去。
1933年,刘镇华任安徽省主席,即使大打出手,也没得到宝贝。
美国有人要购买虢盘,说刘家可以住美国拿绿卡,照样没得到宝物。
抗战爆发,刘家挖了一个3米的大深坑,把虢盘深埋,土上栽棵小槐树,日军多次搜查也没找到。
解放战争时期,安徽主席李品仙派兵驻扎刘家,掘地三尺,一无所获。
新中国成立,政务院要查明虢盘下落,刘家人把树木砍掉,挖出虢盘。1950年2月,刘铭传第四代后人带着国宝,来到北京,决定献宝给国家。虢季子白盘,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得宝容易藏宝难,官位金钱都不换,献给国家物归原主,刘铭传去世半个多世纪了,不得不佩服刘氏家风,这事办得漂亮体面又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