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
量子线路
剧情简介
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想到明星八卦、娱乐花边,实际上并不是这类故事,当然,如果那个时代有娱乐记者的话,说不定倒是一个大花边。
这个出轨的故事,我指的是《安娜·卡列尼娜》,这是一本世界级的名著,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众所周知的大文豪,这一本经常称之为其的巅峰之作,也就是能代表他本人文学造诣的作品,还有像我们熟悉的《战争与和平》,也是他早期的作品,不过在他创作出《安娜·卡列尼娜》以后,他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早期的作品。
当然,这部书早已闻名天下,我这里讲的,是电影版的故事。
好了,作者就不过多介绍了,我们开始讲故事。
女主角是安娜,他嫁给一个俄国政府高官卡列宁,卡列宁非常忙,鲜有时间陪伴她。
在安娜亲哥哥出轨于家庭女教师,被嫂子发现的时候,安娜出现了,她去救火,当然也如愿拯救了那个家庭,代价是让被伤害的人原谅。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安娜认识了之后的出轨对象——伏伦斯基,这是一个富有的上层社会的帅气男人,一位近卫军军官,当时正在与安娜嫂子的妹妹凯蒂恋爱,甚至那个叫凯蒂的年轻女孩正等着他求婚呢!
当然,安娜的到来破坏了这一切,凯蒂拒绝了发小列文炽烈的求婚,却亲眼看到伏伦斯基迷上有夫之妇安娜。伏伦斯基邀请安娜跳了所有的舞,一整个晚上。
安娜乘火车回到彼得堡,在火车上的时候,她心里还充满了羞愧与决心,但当她躺在床上见到丈夫的时候,她又开始想念起伏伦斯基。
之后,安娜在彼得堡的社交场合常常遇见伏伦斯基,而他正以他最炙热的感情和最真诚的眼神,期待她的同意。
一次一次的遇见,一次一次的引诱,让安娜本就寡淡无味的生活荡起了波澜,她憎恨自己现在的生活,但又无法摆脱。在一次次的拒绝与回避中,她耗尽了自制力,终于在伏伦斯基威胁说要永远离开的时候,她脱口而出——不愿让他离去,而想与他在一起。
于是,电影的高潮呈现,他们在一起了,那日子幸福的如同两个无忧无虑的孩子,纯真而美好的爱情,让他们生活在天堂。
美好的日子即使再长,也会被人为的感知为短暂,她怀孕了,是伏伦斯基的孩子,在生孩子的时候,因为产褥热她感觉自己快要死了,这时候她内心煎熬又痛苦,就托人带信给自己的丈夫请求原谅。
他的丈夫,虽然不解风情,整日忙碌,但对她仍旧抱持着爱,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因为宗教信仰的关系,他原谅了她。
可是,她没有死去,成功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她又开始觉得没有伏伦斯基自己无法活下去,在面对丈夫的质问时,她大声抗议,说悔悟是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的缘故,可是现在没有死!
这句话听起来太过绝情,但这是真实,我很佩服安娜能这样真诚的对待丈夫,虽然她说的话听起来实在很欠揍。我们中国讲究迂回曲折,甚至连本来不爱,都要找出好几百个理由来搪塞一番,反观国外,本来可以找出一千个理由搪塞,他们却选择说真话。
我记得钱钟书的《围城》里就有一个情节,方渐鸿明明不爱苏小姐,他爱的是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但他自己却无法拒绝苏小姐的好意及明目张胆的示爱,这不但导致他失去了唐晓芙,因为唐晓芙拒绝这种糊里糊涂,不愿与他那种纠葛不清的性格为伍,也怀疑他的纯洁性;同时,也令赵辛楣失去了苏小姐,他们可是从小青梅竹马的至交。
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最后却导致了一场悲剧,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可见一斑。
安娜实事求是的告诉丈夫,丈夫卡列宁不但不责怪她,反而担心她一旦离婚会身败名裂,不但无法再嫁人,也会被整个上层社会唾弃。
但作者给出的原因并不是宽容与理解,而是宗教信仰,这是一种完全虚幻的存在,却能实实在在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好像作者也在告诉人们,有些问题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那么就求之于宗教和信仰吧!这很可能也是列夫·托尔斯泰心目中的理想办法。所以,有句话说,一个作家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
于是,卡列宁拒绝离婚。安娜和伏伦斯基去南方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以后,依然回到北方,因为这边有他们原来拥有的所有,包括人际关系、社交关系、工作与家庭。
回来,就意味着选择,与伏伦斯基结婚还是回归家庭?安娜已经回不去了,就像一个过惯了好日子的人,怎么能再心平气和的去承受贫穷的苦?
安娜选择了伏伦斯基,而且从来都没有动摇,但这时候现实问题来了,他们没有房子,于是伏伦斯基寄希望于继承母亲的房子,当然她的母亲也不是善茬,在继承这件事情上既同意,又附加额外的条件,她不愿自己的儿子娶一个“毫无用处”的寡妇,哪怕娶也应该是一个继承巨额财产的寡妇。
伏伦斯基的离开直接给了安娜当头一棒,她觉得他已经没那么爱她了,而且现实恶魔般的给他们设置那么多阻碍,她再也撑不下去了。
她突然想起在火车站看到的那一幕惨死,一位仆人被铁轨碾死。于是,她也效仿着那么做了。
结尾,伏伦斯基在痛苦的哭泣,而卡列宁却坐在一片鲜花丛中,看着围绕在身边的儿女温柔的笑着。哭,我们可以轻易理解,而笑却很难理解。我想,这种笑很可能是一种解脱的笑,是一种对宗教信仰的笃信。可见,卡列宁对安娜并不是真的爱。
剧中,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就是安娜和伏伦斯基从南方回来以后,安娜又回归她原来所处的社交界,女人们都对她鄙视、唾弃,不愿跟她说一句话,正在她伤心而死心的时候,一个女人却勇敢而坚定的走上前来,不但跟她打招呼,还崇拜的赞美了她的勇敢。这个女人是谁?安娜的嫂子,那个安娜曾经劝和的女人。
安娜的嫂子叫多莉,多莉说:“你是勇敢的,我很佩服。”
安娜迟疑一下:“谢谢,我哥哥怎么样?”
多莉摇摇头:“还是老样子。凯蒂和列文结婚了。”
安娜惭愧:“我很抱歉。”
多莉释然:“他们很好,说不定过两年你们就能见面了。”
安娜的嫂子,也是凯蒂的亲姐姐,所以多莉提起凯蒂的时候,安娜会道歉。
这几句台词虽说非常简短,但是透露出的信息量却非常多。
首先,多莉很羡慕安娜,说明她自己的生活也过的非常糟糕,像安娜之前一样,需要改变,但是由于自己缺乏勇气,不可能改变了。这两个上层社会的女人都这样,那推己及人,作者反映的是几乎整个俄国上层社会女人们的处境,用中国的话说就是高处不胜寒。
身处高位,生活无忧,但是感情方面荒凉凄苦,多数女人都在承受丈夫出轨的事实。
第二,安娜的哥哥仍然在出轨,这是事实描述。
第三,凯蒂结婚了,她很幸福。凯蒂作为一个对爱情求而不得,最终落入别人爱情里的女人,在别人眼里算是幸福的,但是她自己怎么想?
第四,凯蒂会原谅安娜的,过两年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虽说这里的所有女人都鄙视、远离安娜,但是她们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这一个细节,从总体上提升了高度,不但讲安娜一个人,而且举一反三,已经泛化到上层社会的所有女人。
多莉言下之意:这里的女人虽然都讨厌你,只是因为她们嫉妒你的勇气,她们懦弱不敢反抗,其实生活和你一样糟糕,不要管她们,过不了两年,她们就会忘记,甚至理解你,开始和你做好朋友。
爱情是美好的,但是如果没有现实的支撑,只能是黄粱一梦,梦醒即梦碎。
安娜的死,就是梦碎的体现,他们无法不顾现实的在一起,无法只为真正的爱情而在一起,这个目标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是妄想。
安娜对那个时代俄国上层社会的不满,列文对自己庄园制度的不满,总体呈现出作者对他自己所处现实的不满,这是一个思想高度。
和我们现在的出轨小说比起来,是不是有了差距,现在纯粹以感情为线索,以感情为始终,以愉悦为目标。这就是名著与普通小说的差距,同一件事,能给人呈现不同的高度,让人切实的领悟到某些东西,了解现实社会。
好了,这是一个既成功,又失败的出轨故事,名家列夫·托尔斯泰为你讲述,有机会大家可以读一读原著,当然也可以看电影,只是电影没发完全呈现原著的方方面面,而变得更浅显。
剧情片人前叫多莉,人后叫凯蒂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人前叫多莉,人后叫凯蒂高清剧照,人前叫多莉,人后叫凯蒂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相关推荐


痞子英雄2:黎明升起

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

唐探1900

囧妈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热带雨

风雨同路

叶问外传:张天志

教父2
